操控台前坐着一名年轻女子,身穿星械院改良版灶师服,胸前别着一枚铜制徽章??上面刻着四颗星,围成捧碗之形。
她是“薪传计划”的第七代执行官,代号“火种乙”。
她看着屏幕中那个男人低头吹面的模样,忽然摘下耳机,低声问助手:“你知道‘林渊’这个名字,在古语里的意思吗?”
助手摇头。
她望着星图上那颗新生的、形如面碗的星辰,轻声说:“‘林’,是薪柴堆积之象;‘渊’,乃火种深藏之处。合起来,就是??万千柴火汇聚成海,其下藏着永不熄灭的根源之火。”
她顿了顿,声音微颤:“所以,也许他不是林渊……但他一定,承载着林渊的‘渊’。”
与此同时,南岭。
忆面树在月圆之夜再次凝结出一碗天然面。但这一次,没人敢动它。
因为那碗面悬浮在树冠中央,汤色澄黄,却映不出任何人的倒影。相反,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遥远星域的画面??正是那个男人正在盛面的身影。
年轻的“小面”站在树下,双手紧握木勺,眼中泛起波澜。
“师父说过,忆面树只重现过去。”他喃喃,“可它现在……为什么在映未来?”
无人回答。
但就在那一刻,忆火碑突然震动,碑文流转,旧字褪去,新言浮现:
>**“面非止于果腹,乃渡魂之舟。
>火不在灶中,而在继者之手。
>汝等所传,非技艺,非功法,
>是信??信人间值得一碗热汤。”**
话音落时,忆面树的枝叶无风自动,一片叶子飘然落下,正好落在“小面”掌心。叶背浮现苏璃的面容,嘴唇微启,仿佛在低语。
他闭上眼,泪水滑落。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
这是召唤。
次日清晨,炊学堂召集所有资深灶师,宣布一项前所未有的行动:“燎原计划”正式启动。
目标:在十年内,于宇宙三千偏远星域建立“野灶亭”据点,确保每一个角落都有人能吃到一碗热面。
条件:自愿报名,生死自负,不得携带武器,不得宣称宗门身份,唯一允许带上的,是一口锅、一本《灶诀》节选、和一句口信??“面凉了,趁热吃。”
第一批报名者超过八千人。
有曾是血刃殿杀手的中年男子,如今掌心布满烫痕,却笑得比从前任何时候都轻松;
有星械院首席工程师的女儿,放弃高薪职位,只为把智能灶具改造成能在零重力环境下煮面的便携装置;
还有一个盲童,靠嗅觉分辨火候,竟能精准控制炭温至毫厘,他说:“我看不见火,但我听得见它说话。”
他们出发那天,南岭万人相送。
没有战鼓,没有旌旗,只有锅碗瓢盆碰撞的清脆声响,汇成一首奇异的乐章。忆火碑光芒大作,三灶星与第四灶星同时闪烁,仿佛在为每一位远行者点亮归途。
而就在最后一艘运输舰升空之际,天机阁紧急传讯:
>“推演异常!第五颗灶星即将显现!位置不明,能量特征与前四星完全不同??它不属于记忆、传承或信念,而是……集体行动产生的‘共业之光’!”
阁主亲自登临观星台,凝视虚空良久,终提笔写下新的批注:
>“昔以一人燃火,谓之觉醒;
>今以万人持炬,谓之文明。
>此星若成,则武道本质或将重塑??
>不再追求个体超脱,而是众生皆暖。
>宇宙之主,未必掌控最强之力,
>却必拥有最广之灶。”
话音未落,星空中某处,一点微光悄然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