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十分凋敝。
按照光化县的统计,田土地荒率在五成左右。
更为悲催的是,县里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这里长期是郧阳明军和襄阳顺军交锋的主战场,大小战事无数,几经易手。
有点能耐的,都跑到襄阳、武昌去了。
实在舍不得走的,也去了谷城。
城中的商业环境几乎被摧毁殆尽。
而谷城县虽然八山一水一分田,但此地受战事影响较小,又作为汉水上下游商贸的重要节点,漕运向来就很发达。
山上房县、保康县的货物想要出口,也大多通过北河、南河经谷城进行集散。
而且,武当山香火旺盛,很多上山进香的香客,也会从谷城出发。
种种因素汇聚,使得此地漕运、钱庄、木材、药材、生漆、皮货贸易非常旺盛。
人口居然比光化县还要多。
光化在册的丁口是一万两千多人,人口估计在五万左右;而谷城在册丁口三万五千人,人口估摸着能有十二万。
山中小江南了属于是。
韩复、王宗周、钱元昌几人说着话,外面响起了咚咚咚的脚步声。
王宗周和钱元昌到门口迎接,韩复坐着没动。
等乔四海、王存善、李济民等几个大户进了舱室,规规矩矩的叩头,口称“小民见过伯爷”之后,韩复才站了起来,把着乔四海的手臂,笑道:“哎呀,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咱们襄樊镇不兴这一套。
宝丰银号的王存善闻言直想翻白眼。
心说你不兴这一套,你也早点说啊,上次去襄阳的时候也是,跪完了才说。
王存善都六十多岁了,来见韩伯爷自然不能带丫鬟,好不容易才从地上爬起来。
椅子、茶水和点心都是早就准备好的,有点像是后世各国元首会谈的格局,左边是谷城的大户,右边是光化的大户,韩复自己独坐上首,中间一大片啥也没有。
众人不到一个月前才刚刚见过面,这时也没什么旧情可以追诉,就是扯闲篇。
乔四海哪里有半点江洋大盗,黑心资本家的样子?
他与王存善、李济民等人一道,恭维起韩伯爷丰功伟绩。
这是实话。
原先冯养珠在的时候,他们几家尽管也受到了庇护,但那个时候治安环境很差啊,战事不断,上下游都受到影响,生意根本做不下去。
有限的利润,还要去填饱冯养珠的肚子。
但韩复割据襄郧之后,首先是环境变好了,不能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谷城县城周围的土匪确实是绝迹了。
襄樊营派驻到这边来的,不管是军队的人,还是金局的人,大体上都清廉。
只要你足额完税,基本不会找你麻烦。
买东西居然还他娘的给钱!
社会迅速的恢复了活力,生意比之前好做多了,不论是乔四海还是王存善、李济民这些人,对韩复是真心实意的感谢。
双方闲扯了一通,韩复见气氛烘托的不错,顺势就提出了要在谷城建水泥厂。
“这个。。。。。。这个,伯爷,小民斗胆请问,这水泥是何物?”光化县的一个乡绅提出了疑问。
“就是一种用石灰石烧制的建筑材料。”韩复解释道:“以前咱们建房子,砖石间没有合用的粘合剂,使得这房子既建得不高,又建得不结实。而若以水泥为材料,不仅楼房可以高达百尺,且极为坚固,大炮也轰不塌。”
乔四海等人听得一阵咋舌,根本想象不到高达百尺,大炮也轰不塌的楼房是什么样的。
“本藩要在城中建伯爵府,就要使用此等材料,等到府邸落成,欢迎诸位前去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