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细节经过双方法务团队的反复拉锯,最终达成一致。江瑾辰对核心条款的坚持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节目组也在其专业框架内确保了创作的灵活性。《匠心之旅》的录制,正式提上日程。
首站的目的地,是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苏州,探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
节目组果然信守承诺,派来的摄制小组精干而低调,为首的导演沉稳内敛,沟通高效首接,很快赢得了江瑾辰的初步认可。抵达苏州后,他们下榻在一处闹中取静的园林式酒店,拍摄环境清幽雅致。
翌日清晨,拍摄正式开始。第一站是拜访一位年逾七旬的苏绣国家级传承人,陈老师。她的工作室设在一条临河的老街巷里,白墙黛瓦,室内陈列着令人叹为观止的绣品,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山水人物气韵生动。
镜头下,刘亦菲和江瑾辰都表现出极大的尊重和好奇。刘亦菲本身就对中国传统美学有着浓厚兴趣,看得格外专注,不时轻声提问。江瑾辰虽对刺绣技艺陌生,但他习惯于从系统性和逻辑性角度思考,问题往往首指核心,例如丝线染色的固色原理、不同针法的数据化归纳可能性等,让陈老师也感到新颖。
**********
接下来的体验环节才是真正的挑战。两人在陈老师及其徒弟的指导下,尝试最基本的针法——齐针。
看似简单的一针一线,实则极其考验耐心、指力和眼力。刘亦菲显然更有天赋一些,她很快掌握了要领,虽然速度慢,但针脚逐渐变得均匀平整。她低着头,神情专注,仿佛又回到了沉浸式拍戏的状态,只是这一次,指尖流转的是细若发丝的彩线。
江瑾辰则遇到了麻烦。习惯于操控宏观数据和复杂系统的手指,在面对一根细小的绣花针时,却显得有些笨拙。他不是用力过猛拉断了线,就是针脚歪斜疏密不均。眉头不自觉地蹙起,流露出平日里极少见的、近乎挫败的认真表情。
镜头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幕。导演没有喊停,反而示意摄像给特写。这种反差——科技巨头被困于一针一线之间的笨拙与专注——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性和独特的魅力。
刘亦菲偶尔侧头看他,忍不住轻笑,然后凑过去小声指点:“手腕放松一点,别绷那么紧……对,就这样……”
他依言调整,虽然依旧不算熟练,但至少不再频繁断线了。两人并肩坐在绣架前,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棂洒进来,空气中只有丝线穿过绷绢的细微声响和偶尔的低语。一种静谧而专注的氛围自然流淌。
*********
一天的体验结束,两人都感到眼睛和手指有些酸涩,但精神上却有一种难得的充实和平静。
回程的车上,刘亦菲看着自己绣的那一小片虽然稚嫩但还算工整的叶片,颇有成就感。江瑾辰则看着自己那块针脚凌乱、勉强成形的练习作,摇头失笑:“比处理上亿的数据流难多了。”
“但很有意思,不是吗?”刘亦菲笑着靠在他肩上,“感觉时间都慢下来了。”“嗯。”他点头同意。这种需要极致耐心和专注的手工,确实带来了一种不同于商业博弈的心灵疗愈。
镜头记录下了他们最真实的感受:些许的疲惫,巨大的收获,以及彼此间那种自然而然的交流与依靠。
首日录制顺利结束。没有剧本,没有表演,只有真诚的体验和偶尔流露的、属于他们自己的微小互动。节目组对取得的素材非常满意,这远比刻意的秀恩爱来得动人。
苏绣的第一针己经落下,而这段匠心之旅,才刚刚启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