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是那么一小叠纸都是家里省吃俭用才能买来的,孩子们大多都很听话,从来不会拿纸乱玩。
等纸笔墨拿来,里正将分家文书给写了出来,让郑有财和郑武按了手印之后,他和三叔公做为见证人也按上手印。
分家文书一式三份,郑有财一份,郑武一份,另外一份则由里正放进祠堂存放。
这家一分郑武就不再是郑有财家的老二,而是单独的一户人家。
待送走里正和族老后,于春花再也忍不住痛哭了起来,今儿明明是元宵节啊,过节的日子却和儿子分了家。虽儿媳不孝顺她,可儿子总归是她生养的,怎么就能这么狠心,为了媳妇连爹娘都不要了呢。
见于春花如此难受,郑有财将人半搂半抱的将人带回了卧房安慰。
“我知道你难受,可老二一家再不磨磨性子,以后我们走了,老大和老三可不会惯着他,若是遇到什么难事也必然不会帮扶他。”
“如今将他分出去过日子,他要是有本事混出头咱们也不用替他担心,他要没本事,吃够了苦头定然就能明白我今日的苦心。”
“明儿不还得去亲家那帮忙吗?你可不能再哭了,要是让他们瞧出来,还以为我们不乐意过来帮忙呢。”
郑有财的劝慰起到了效果,于春花终于忍住眼泪,开始反省自己。
“也是我不好,当初朱氏进门就该拿出婆婆的架势,好好管教她的。”
听于春花这么一说,郑有财倒是乐了,“就你这性子还能拿出婆婆的架势,当年我就是看你脾性好,才一眼就相中的你。”
郑有财老娘也不是会刁难儿媳的婆婆,他们夫妻俩过了几十年的和睦日子,就是后来朱氏进门后家里才闹腾起来。
另外两兄弟回房后也和妻子说起了老二被分家出去的事。
“老二为人夫是没得说,朱乐这样的性子他宁愿分家也不愿意休妻,可为人子确实不孝。”想到刚才于春花痛哭着回房,郑文就唉声叹气的说道。
“也就你们男人看事情才会这么简单,你以为老二就如他表现出来的那么老实憨厚吗?要我说你们三兄弟里最精的就是老二了。”
每次家里要有点事都是朱乐出来打头阵闹起来,见他们其他人妥协了,郑武就出来做和事佬,最后好处全给老二家给得了去。
要是平时一些事也就算了,省下的银钱给孩子们买些零嘴,老二家闹起来就得分走大半,剩下的根本就不够另外六个孩子分。
每次看到自己孩子委屈的样子,杨雨都心疼的不行,偏她又做不到如朱乐那样不顾名声的大闹,只能吃哑巴亏。
“你也别觉得我说你兄弟的话过分,你回想看看这些年是不是他们家得的东西最多。”
听了妻子说的,郑文努力回想了下这些年发生过的事,最终发现确实如杨雨所说,老二一家子确实占了不少便宜。
另一间卧房里的郑斌也和许兰在讨论这件事。
“老二被分出去以后咱们家就要好过许多了,只是这几年都委屈你和孩子们了。”郑斌很是歉意的对许兰说道。
“哪有什么委屈,我可是很高兴能有你这样的丈夫,孩子们肯定也很高兴有你这样的爹。”
嫁过来三年多许兰还真不觉得苦,虽和朱乐时有争执,可只要郑斌看到都会维护她。孩子们也还小,家里那些好吃食被朱乐闹着拿走,郑斌也会想办法给她和孩子们加餐。
“明儿你跟着爹好好帮三姐家盖房子,我和娘会照顾好孩子和茶树的。”
许兰知道以郑燕的性子绝对不会白要这么多茶叶,只要侍弄好了总归不会让他们家吃亏。
第37章
正月十六一早,刘家的马车便已经驶出了村子。
马车驾驶到集市附近时,陈秀儿和杨婉便先下车,至于刘峰和刘大勇则去县城学堂询问情况。
“娘,我们要买些什么菜?”杨婉没参与过这样的事,自然没有任何经验。
“过来帮忙盖宅子的基本都是自家亲戚,虽说亲家出了工钱,可中午这顿饭的钱却是不能省,让他们吃好喝好,宅子才能建的更好。”陈秀儿以过来人的身份教导杨婉。
“家里有之前大勇打到的猎物,今天咱们再买上十斤肉,看情况做即可,这包子馒头的也可以买上一些,等会回去了蒸热有没吃朝食就过来的也能吃点垫垫肚子。”
这次出来陈秀儿也是准备要好好教教杨婉的,毕竟他们小夫妻单独过日子,妇人要是当不好家可就得闹笑话了。
两人在集市上转了一番,见到有相对便宜的蔬果之类就都各自买了点,之后陈秀儿还买了十来只鸡仔,这些买来的鸡仔到时候就交由家中三个小的孩子养
养上几个月就能下蛋,这些蛋都由三个小的自己决定处置,不拘是卖银钱还是吃掉都随便他们,陈秀儿这般做已经快八年了。
在刘富六岁多的时候陈秀儿就给他买了五只小鸡仔养,养鸡时刘富都像变了个娃一样,整天想着该怎么将鸡养肥,也不在村子里到处乱窜了。
“娘,家里不是还有二十来只鸡么?怎么又买这么多小鸡仔?”杨婉不解的问道。
现在老宅那边的鸡大多都是生蛋的老母鸡,就算要买小鸡仔让老母鸡抱窝就成,压根就没必要买。
“三个孩子一天天长大越来越皮,这些鸡仔就是买来给他们养的,到时候一人分五只,不管贵儿和宏儿能不能上成学,也都能给他们找些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