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就是爱瞎想,就算你没成亲我也不会将你许配给她儿子。都十七岁的人了毫无作为不说,还老是要父母帮忙收拾烂摊子。”
吃喝玩乐样样都会,却连篇像样的文章也写不出来。到底是自己的甥孙,家里的孩子们程氏也想过帮忙管教一二,奈何王氏和任氏就好像她会害她们儿子一般,稍微管教下就次次都赶来护着,这么来上几次后程氏也没心思再管。
这些孩子是一代比不过一代,当年程子晋他们那一辈的小子虽玩心重,可在杨承家的影响下至少也能一心向学,为自己搏了条路出来。
言字辈的程言远倒是有些出息也肯下苦功,可惜不被嫡母重视,都十九岁了还未娶妻,程氏想着要和兄长说上一二,等杨承家归京他们安置妥当后,让程言远跟着她去杨家住上一段时日,也好跟着杨承家好好学习一番。
也怪不得程氏对程言远另眼相待,这些年她客居程家,就程言远隔三差五会来给程氏请安,明明每月能领到的月钱有限还总不忘给程氏买些东西带回来,剩下的月钱则都花在买笔墨纸砚上了。
偏生程言远姨娘在生他时难产过世,也没人能帮扶补贴他,念着他小小年纪就知道孝顺长辈,程氏少不得要和程誉说起他两句,正是这两句让程誉重视起这个庶孙来,避免了他被王氏克扣月钱和亏待。
那孩子是个记恩的又有杨承家当年那念书的苦劲,程氏想着能帮他就帮上一把。至于其他五个,端看程誉自己如何安排。
“婉婉你这次可以在京城待上多久?”说起家中的情况,程氏才想起杨婉是和夫婿一道来的京城,能在京城待上多久都还未可知。
“我也不确定,得看大勇如何安排。眼下家中正忙着帮我收茶叶呢,我们明年想着去走商做茶叶生意,他也打算趁着外出走商的这段时日带我四处去走走。”女子一生都被困在家中,又有多少女子能像她这般能被丈夫带着四处游玩。
“萍儿你让人将我孙女婿唤来,就说我找他说说话。”程氏想着杨婉无法确定的话,就干脆将刘大勇叫来,总归刘大勇能给她一个准确的答复。
才将孙女认回来,程氏自然是想杨婉能多多的待在她身边的,只到底杨婉已经成婚,她也不能将人家小夫妻强行拆开。
“是,小姐,我这就去将你的孙女婿请来。”卢萍笑着朝程氏打趣道。
“这老刁奴打小就跟着我,嫁出去了也不省心,非要守在我身边,这些年也多亏她一直陪着我,你唤她一声卢麽麽就成。”
“卢麽麽,多谢您这些年照顾祖母。”杨婉很是诚恳的向卢麽麽道谢。
“孙小姐真是折煞老奴了,做好分内事罢了,哪里值当你道谢。”说完卢萍就急忙小跑了出去,让人去请刘大勇过来。
第56章
躺在床上的程氏一直拉着杨婉的一只手,只觉得与杨婉有说不完的话。
“婉婉,等你大伯父回来到时候祖母再给你补上一份厚厚的嫁妆,我的陪嫁分为两份分给你爹他们两兄弟,你爹不在了属于他的那一份就分给你做嫁妆,虽说你伯父不会反对我的意思,可也得知会他一声才行。”
当年程家给程氏准备了丰厚的嫁妆,和杨明远合离之后,她带着全部嫁妆离开杨家,杨老爷子还给了程氏一份杨家的家产说是要分给程氏所生的两个儿子。
虽当时查不到半点有关杨河的消息,可在将产业给程氏时杨老爷子是将杨河算在其中的,这也是程氏没给杨承家改名的原因。
虽说杨家一家子都对不起她,可杨老爷子除了在大钱氏的处置上犯了糊涂,平日里对程氏母子还是极为关照的。在程氏铁了心要合离后,杨老爷子也没让杨明远为难程氏,还直接将大半家产都给了程氏帮两个嫡孙保管。
“祖母,爹给我准备了嫁妆的,您不用再给我补一份。”
杨婉直接拒绝,她和刘大勇都不缺银子用,且她嫁妆虽按程氏他们看来是极少的,可和村子里还有镇上的姑娘比却绝对算是比较多的人。
要知道村子里比较富余的人家给自家姑娘准备的嫁妆基本也就二三两银子而已,县城里的姑娘则是十余两左右的嫁妆,可她们嫁的也是县城的人家。
可杨婉是带着杨河夫妻留给她、还有周斌夫妻给她准备的嫁妆将近三百两银子出嫁的,就这都还没算上其他陪嫁呢。虽说有二百多两银子没有放在明面上,可光是那些摆出来的就已经足够刘家村人的人一直说上好几年了。
“你爹给你准备了是不错,可他流落在外能力也有限,如今他过世了本该分给他的产业自然得留给你。”
程氏的嫁妆还有杨老爷子给的家产都是程氏自己在打理,程氏本就是高门贵女,出嫁前自然有人教她如何打理产业,这么多年下来她自然是赚了不少银钱回来。
杨承家为官十几载,靠着他自己就攒下了一份家业,他自然也不会和丢失多年的弟弟争家产,所以那些产业该怎么分全由程氏说了算。
等到杨承家回来,将杨河夫妻的坟墓迁回京城后,程氏就打算和杨承家商量分家产的事。她希望杨承家能帮忙看顾杨婉,自然不想杨承家夫妇因为家产就对杨婉来意见。
“等明儿我就给你伯父修书一封,让你伯母带着你堂弟先行回京。”
程氏想着等儿媳一到,她就和儿媳一起将家给安置好,这样杨婉也不至于和她一样客居在程家。
“你伯父伯母有两个儿子,你堂兄今年十九岁,外放在北地为官已有一年,堂弟如今则十六去岁中了状元,圣上对他极为看重,如今在宫中和太子一起进学,平日里也帮忙教导太子一二。等他旬休时会回我这,到时候你们就能见面了。”
等过上两年杨言桦再大上一些就该被分官了,照程誉估计到杨言桦满十八岁就会直接入翰林,且杨言桦小小年纪就入了圣上的眼,升职自然不会比杨承家慢。
指不定到时候父子三人同朝为官不说,就连官阶也极有可能一样。
听程氏这般说杨婉对这堂弟也产生了想要见一见的期待,十六岁的状元郎还在皇宫里进学,光是想想就觉得好生厉害。要知道刘家村拢共就一个秀才,而那秀才可是考到快四十岁才中的。
正说着刘大勇随卢萍走了进来,杨婉起身迎了过去,卢萍也找了椅子过来让刘大勇能坐下。
“大勇,我们能在京城待多久?”
杨婉有些期待的问道,她其实也想在京城多陪陪程氏,就这么一会的相处下来,她觉得程氏过得实在太孤独了些。
程家虽说有一大家子人,可就连管家的王氏都有不少自己的小心思,就更遑论是其他人呢。程誉确实很关照程氏,可他到底是男人,许多方面都注意不到也不好去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