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程氏将自己手头有的东西做了总结。
“如今我手头还有现银一百二十多万两,依你大伯父的意思分给你六十万两,剩下的则由我花用。五十二家铺子,其中二十家给你。庄子则有两个,我想着你常年不在京都,就都给你大伯父了。”
铺子大半都是杨老太爷分给程氏的,谁也没想到程氏这般会经营,靠着打理这些铺子每年都要赚上数万两银票。
“至于我手头的古董字画等物,就等我百年后再分给你们吧,总得留些东西逢年过节的送给你们这些小辈。”
“若是你父亲还在,这些本就该是分给他的,因此你也别推辞。你大伯母就生了两个小子,你是我杨家唯一的姑娘,本就该娇养着长大,成婚时的嫁妆至少也该得有一百抬。”
“可惜你回来的太晚,可嫁妆怎么也该让我们给你补上。”说着说着程氏便忍不住眼泪,她的乖孙女要是养在她跟前的话,怎么也该是被千宠万宠也不为过的。
“祖母,如今我们过得都是顶顶好的日子,您可别哭。”杨婉坐在程氏身旁,拿出帕子为程氏将眼泪擦掉,才安慰起她来。
“您觉得我在乡野间受苦长大,可也正因为这些苦难将我磨炼了出来。”在刘桂花手底下讨生活确实很苦,可这些苦日子对杨婉来说,更多的是磨炼。
“娘,婉婉是个好姑娘,她看得开,您也该和她一般看得开。过去的日子再怎么懊悔也不可能重新来过,我们过好现在的日子即可。”孔氏也跟着宽慰程氏。
对于程氏刚才的财产分配孔氏没有丝毫意见,这分的都是程氏自己手里头的东西。孔氏自己手里头有嫁妆,还管着这些年杨承家自己攒下的家业,比程氏给杨婉的只多不少。
再者这些年孔氏和杨承家手头的铺子都是交由程氏帮忙打理,每年他们夫妻都能分到不少银子,因此他们还真不缺银钱。只要能哄程氏高兴,她也乐于多掏些银子出来。
“这些年你和承家一直外任,如今回来了也该走动起来,到时候带着婉婉也认认人。虽说婉婉大多时候待在乡下,可总归得让至交好友知道我们家有这么个已经嫁人的小姑奶奶。”
“娘就放心吧,等这几日家里收拾齐整,我就带着她和雪楠去各府参加宴会。”孔氏笑着应下。
将一切交代好,卢麽麽抱了个小木箱过来交给杨婉,这里头装着六十万两银票和商铺的地契房契。
杨婉迟疑着接过木箱,这般多的银票是她的了?
“铺子还由我帮着你打理,等你有空了就跟着我学,学会了以后绝不会缺银子花。”
在打理商铺上程氏很是有些天赋,她也教过孔氏几年,奈何孔氏不争气连皮毛都没学会。不过对杨婉这个乖孙女程氏却是极为有自信的,只要肯好好跟着她学肯定能学会。
“别觉得这么些银票就多,这都是我近几年攒下的。”
小儿子刚丢失的那十几年程氏日子都过得浑浑噩噩,手里头虽说有不少产业,可都由铺子里的掌柜帮忙打理,有些掌柜还贪墨了不少银两。
还是后来程氏发现手头没银两就无法更好的寻找小儿子下落,才打起精神来打理铺子,银子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慢慢积攒下来的。
就攒下的这些银两还只是这些年赚的小数目,大半银钱都被程氏以来寻找杨河的下落了。只要有人提供线索不管真假,都能得到一笔银钱做谢礼。
因此来提供线索的人很多,而这些线索还得请人去排查真假,自然又要花更多的银钱。
如今杨婉找了回来,有了小儿子的下落,这部分钱就不用再花。
分给杨婉的二十家铺子都是程氏手头更为赚钱的产业,有程氏帮着打理一年下来怎么着也能赚到十余万两。
第82章
最终杨婉还是顺着程氏的意思收下了这些东西,这是程氏做为母亲分给儿子的产业,虽说儿子已经不在,可到底还留下了杨婉这个唯一的血脉。
家产分完,孔氏也和杨婉说起他们夫妻准备补给杨婉的嫁妆。
京中的贵女自出生后家中就会开始准备嫁妆,从各方面准备。可如今杨婉嫁人马上快要一年,他们再准备吃用的东西就不合适了,只能从银钱方面不足。
在这方面孔氏也没什么经验,她和孙雪楠商量过后,决定按照她俩的嫁妆标准来补上。
当年孔氏出嫁时家里给了一万两银票压箱,孙雪楠则是两万两,铺子和其他产业,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她们婆媳商量过后一致决定给杨婉补十万两银票当做嫁妆,也算是他们做大伯父和大伯母对侄女的补偿。
在孔氏拿出银票后,杨婉忍不住看向程氏,才初次见面她怎么敢接下孔氏拿出来的厚礼。
见程氏点了点头,杨婉才忐忑着接下。
接着程氏和孙雪楠也拿了个木盒出来,里头放着的是她们给杨婉准备的见面礼,用宝石做成的头面。今儿都收了这般多的东西,杨婉人也麻了,没再推诿直接收下了。
“如今你爹娘都不在了,我和你伯父就是你爹娘,要是姑爷欺负你只管回家来找我们,不管姑爷是何身份,我和你伯父都会替你讨份公道回来。”说着孔氏还不忘拍拍杨婉的手。
这辈子她是没机会生个女儿了,将侄女当做女儿来疼也不错。
“多谢伯父和伯母。”杨婉满腔的感激之情,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来。
因为杨承家只娶了孔氏,身边也没有妾室通房,上行下效杨言枫自然也是如此。人少杨家人就相处的更为和睦,没有那些勾心斗角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