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安皇太后早就对林家死心了。但她唯一放心不下的,是她那个有些智障的弟弟。
母亲袁氏曾经是县主,嫁到林家后一直很强势。她只看重儿子,对女儿并不在意。
后来吉庆皇太后给明德帝选妃,暗示林家可有一个名额。袁氏毫不犹豫就把早已有了心上人的女儿推进宫,且对她下了死令,必须尽一切可能在仕途上帮助她的哥哥们。
然宫中内斗得厉害,当年的林妃只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后来就算收养了九殿下傍身,也丝毫没对哥哥们的仕途有。。。。。。
池云站在御书房的窗前,望着天边最后一抹晚霞。自从北境归来,他的身体虽已恢复如初,但内心却始终未能真正松懈下来。边境虽稳,可朝廷内部的暗流仍在涌动。他深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赵明轻步走入书房,神色凝重:“陛下,有密报传来。”
池云转过身,目光如炬:“说吧。”
赵明低声禀报道:“近日京中风传,兵部尚书沈清与户部尚书萧远私下往来频繁,且多次召见旧臣,似有结党之意。”
池云眉心微蹙,沉吟片刻后缓缓开口:“他们二人,皆是先帝旧臣,对朕的不满由来已久。只是没想到,竟敢在朝堂之上暗中串联。”
赵明点头道:“属下建议,应早作准备,以防不测。”
池云轻轻一笑,眼中却无半分笑意:“不必着急。朕倒要看看,他们究竟想做什么。”
###朝堂风云:权谋交锋
次日朝会,池云端坐龙椅,目光扫过群臣。沈清与萧远并肩而立,神情自若,似乎并未察觉皇帝已有察觉。
“陛下。”沈清出列奏道,“近来国库渐丰,粮草充足,臣以为可适当削减军费,以缓解民生压力。”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皆是一惊。削减军费?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提议。
池云不动声色,淡淡问道:“沈大人此言何意?”
沈清拱手道:“陛下,如今边境安定,敌军溃退,楚军士气高昂,实无必要再维持如此庞大的军备开支。若能将部分军费用于赈灾修渠、兴办义学,百姓必感皇恩浩荡。”
池云听罢,心中冷笑。表面上说得冠冕堂皇,实则不过是想削弱军权,进而削弱自己的掌控力罢了。
“沈大人所言固然有理。”池云缓缓起身,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然则,天下未定,边疆虽稳,然内忧未除。若此时削减军费,岂非自断臂膀?”
沈清面色微变,正欲再辩,却被池云抬手制止。
“诸位爱卿。”池云环视群臣,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反驳的威严,“朕知你们之中,有人对朕新政不满,也有人怀念先帝旧制。但今日之大楚,已非昔日之大楚。若有人心怀不轨,妄图动摇社稷根基,休怪朕无情!”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低头伏地,齐声道:“臣等不敢!”
沈清与萧远亦不敢再多言,只能躬身退下。
朝会散后,池云召李青瑶入宫议事。
“瑶姨,你如何看待此事?”池云问。
李青瑶神色凝重:“陛下,沈清与萧远素来交好,如今联手试探,恐怕并非偶然。若放任不管,恐生祸乱。”
池云点头:“朕亦有此担忧。不过,现在还不是动手的时候。”
李青瑶微微颔首:“那陛下打算如何应对?”
池云目光深邃:“先让他们得意一阵子。待他们露出破绽,朕自有办法。”
###暗潮汹涌:阴谋初现
数日后,京城街头巷尾流传起一则谣言??
“陛下年少轻狂,妄图独揽朝政,不顾大臣意见,实为昏君。”
“新法苛刻,百姓苦不堪言,唯有旧臣方能救民于水火。”
池云听闻后,并未立即下令追查,而是命赵明暗中调查谣言来源。
三日后,赵明带回一份名单:竟是沈清与萧远的心腹门客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