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小说

第七小说>隆万盛世 > 1563证据(第1页)

1563证据(第1页)

魏广德去后院,在夫人和丫鬟的服侍下换下官袍,换上常服,又用热毛巾擦擦脸,这才觉得神清气爽起来。

不过他也没忘记刚才张吉悄悄给他的纸条,等这边忙完了,他才去了书房,打开来看。

只是看了眼,魏广德脸上就微变。

魏广德没想到,条子上的内容居然是写曾省吾的,说昨日从冯保那里发现的书信里,找到刑部尚书曾省吾写给冯保的书信,还有不少丰厚的礼物。

而那些书信里,都是曾省吾写的张四维的黑料,显然是想利用冯保之手针对张四维。

“潘晟的事儿,没想到让曾省吾变精明了,知道该对付谁。”

魏广德笑笑,也没在意。

书信已经被刘守有扣下来了,并没有送到御前。

至于销毁,刘守有也不敢,最多就是疏忽大意,忘记了上报这件事儿。

毕竟,下面那么多双眼睛盯着。

而锦衣卫上报了什么事儿,只有指挥使才知道,这里面有操作空间。

找出火折子,魏广德没留下这条子,直接烧掉。

这张条子可是双刃剑,没必要留着。

他从未想过控制锦衣卫,留下来做把柄钳制刘守有,你不是自己找死。

就这条子,都够得上犯上谋逆的边了。

想到之前曾省吾曾经来过自己,寻求帮助王国光,魏广德知道,这怕是王国光给他支的招。

曾省吾和王国光表面上往来不多,不过私底下肯定有联系,毕竟都是朝中二品大员,和张居正的关系也比较亲密。

斗张四维,应该是王国光的主意,他不好出面,就让曾省吾去联系冯保,让他把矛头指向已经是阁臣的张四维。

这个可能性其实还是很大的,只不过天不遂人愿,人家早就看上王国光屁股底下的位置,可不是三言两语和些许钱财就能改变的。

“吏部尚书,吏部尚书。。。。。。”

魏广德嘴里喃喃低语,王国光被罢免后,现在天官之空悬,由吏部左右侍郎轮流掌印,主理吏部事务。

现在张四维,应该就在考虑这个官职了吧。

魏广德心里想着,让劳堪去争这个位置?

魏广德能感觉到,这个位置自己怕是争不过。

不是说他不被万历皇帝信任,而是他不可能控制这么多衙门。

现在户部张学颜的态度,在朝中已经逐渐公开,那就是完全倒向自己这边。

换句话说,魏广德能掌控的六部就已经占据三个尚书位,继续扩张势力,宫里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心的。

让给张四维,魏广德是不甘心的。

眼神不由自主看向旁边书架,魏广德想起来之前收到殷士的书信,随即起身,从第二排取出一个盒子,回到书案前。

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叠书信。

取出最上面那张,正是前两日收到殷士谵所写,向他推荐人手的书信。

抽出信纸看了眼,小声念了句,“杨巍”。

杨巍是山东无棣县人,和殷士谁是同乡,他对仕途灰心丧气,倒是乐意把他看重的人推荐给魏广德。

杨巍,字伯谦,号二山,17岁考取学生员,也就是秀才,妥妥的神童。

明嘉靖二十二年中举,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及第,和张居正是同科,不过年岁也不小,六十了。

杨巍中进士后先在户部见习,后授常州府武进县知县,之后历任兵科给事中、山西按察使司驿传道佥事、雁门兵备道镇守平型关,后升北道参议官,驻防宣府西路的左卫。

银军功,杨巍很快升山西按察司副使,由于他建大功,嘉靖皇帝特发内旨,提升他为右都御史,巡抚宣府。

后因老母年外多病,恳求回乡赡养。

嘉靖四十五年,杨巍奉召回京,以右都御史巡抚陕西。

几年后,因其母年近九旬,他再次申请回归乡里,直到万历元年,召杨巍回京,升授兵部右侍郎,翌年转吏部,并被张居正任命主审王大臣案。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