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YH-067首任总控官,代号‘灯塔’。”老人开口,“此录像录制于2023年9月10日。若你们看到它,说明系统已被外部力量唤醒,而我……已无法阻止它的堕落。”
他停顿片刻,眼中泛起泪光。
“YH-067最初的目的,是保护那些不能暴露身份的英雄。可后来,它变成了掩盖真相的工具。我曾试图关闭它,却被软禁十年。我的声音被录下,植入系统,成为自动化决策的一部分。我不是在指挥,而是在被利用。”
“唯一能终结这一切的,是C-13节点的真正主人。不是代码,不是权限,而是**情感共鸣**。只有当足够多的人愿意记住,系统才会真正瓦解。”
视频结束,屏幕跳转至一张地图,标注出全球十三个“记忆共振点”??全是《未止》放映后自发组织观影活动的地方:北京胡同、成都茶馆、广州城中村、纽约唐人街、伦敦华人社区……
每一个点,都在发光。
“它在回应。”林晚轻声说,“不是机器,是人心。”
他们拷贝完所有数据,正准备撤离时,地面突然传来震动。远处警报声响起,红灯闪烁。
“有人触发了入侵检测!”技术兵低吼。
“不是我们。”地质专家指着监控屏,“你看外面??有人进来了。”
夜视镜头显示,三名黑衣人正从另一侧通道进入,手持战术装备,动作专业。
“不是警察。”情报顾问沉声道,“是私人安保,徽标上有隐形编号??属于某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防务公司。”
“他们来灭口。”艺菲冷静下令,“销毁物理终端,保留数据,立刻撤离。”
混乱中,林晚没有马上走。她回到控制台,在系统最后一页写下一句话:
>**“C-13已归位。信使仍在路上。”**
然后按下永久删除键。
爆炸按预定程序启动,小型定向charges将服务器核心彻底焚毁。他们从通风管道逃出,刚翻过山丘,身后轰然巨响,火光冲天。
三天后,一份名为《YH-067真相白皮书》的文档在全球多个匿名论坛同步发布。内容详尽披露系统运作机制、掩盖手段、涉案人员名单及“反叙事”产业链运作模式。附带证据包括原始日志、录音、视频和财务流水。
舆论风暴瞬间引爆。
国内主流媒体虽未直接报道,但微博热搜接连出现“#有一种牺牲叫无声#”“#请记得他们的名字#”等话题,阅读量破百亿。教育部悄然将《未止》片段纳入高中思政课辅助教材;退役军人事务部启动新一轮英烈身份核实工程。
而最令人意外的是,三个月后,缅甸掸邦警方通报:在一栋废弃别墅中发现三具尸体,均为外籍雇员,随身携带大量电子设备,初步判断涉及跨境数据走私。
其中一人背包里,藏着一块烧焦的硬盘残片,经修复后恢复出部分内容??正是《未止?信使》的未剪辑版本。
影片末尾新增了一段黑白影像:一位老人坐在窗边,手里拿着一封信,缓缓展开。
信纸上只有一行字:
>**“孩子,我听见了。”**
没有署名,没有日期。
但观众都明白,那是陈默写的。
艺菲看完成片,久久未语。
林晚问她:“还要继续吗?”
她点点头:“当然。YH-067倒下了,可遗忘的本能永远不会消失。只要还有人想让人忘记,就得有人坚持记住。”
她们决定启动“信使计划”第二阶段:在全球范围内培训志愿者,使用特制胶片摄像机记录口述历史,建立去中心化的记忆网络。每一卷胶片都将编号封存,存放在不同大陆的保险库中,唯有集齐七把钥匙才能完整播放。
“这次不再依赖系统。”艺菲说,“我们自己成为服务器。”
某日清晨,艺菲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N24°18′,E98°30′**
>**门开着。**
她笑了,转身收拾行李。
这一次,她不再是一个导演。
她是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