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小说

第七小说>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 > 第1006章 梦想成真(第3页)

第1006章 梦想成真(第3页)

言知沉吟:“那怎么办?抵制?揭露?”

“都不必。”阿砾将诏书投入井中。纸页触水即溶,化作无数细小光点,随波扩散。“让他们编吧。让他们收吧。只要百姓真的开始写,开始说,开始回忆……总有些东西,是框子装不下的。”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锋芒:“比如情感。比如细节。比如母亲咬臂止哭时的温度,父亲临终前攥着手不肯放的力度。这些,无法伪造,也无法删改。它们会在字里行间自己冒出来,像野草,顶开石板。”

果然,短短月余,《万民纪》征集稿堆积如山。起初多是歌功颂德、美化太平,可渐渐地,一些“不合时宜”的内容浮现:

一位老妇写道:“我夫死于修皇陵,官报说是病故,棺材里却只有半截腿骨。”

一名书吏坦白:“我曾奉命修改县志,将‘民变’改为‘天灾’,今愿自首。”

甚至有皇子门客上书:“先帝晚年失智,遗诏实为摄政王伪造,我亲手誊抄,至今愧疚难安。”

负责审稿的官员焦头烂额,不知该烧还是该留。皇帝沉默良久,最终批示:“凡涉及前朝阴私者,另立档案,秘而不发;其余皆可刊印,以示宽仁。”

于是,《万民纪》正式出版,厚厚三大册,颁行天下。

百姓争相传阅。可奇怪的是,许多人读着读着,忽然流泪;有些人读完后,默默取出家藏旧信、残谱、血书,带到井边焚烧,口中念道:“你们的名字,不在书里,但在我心里。”

更诡异的是,某些夜晚,有人发现《万民纪》的纸页在无人翻动时自行震动,墨字如蚁群游走,重新组合成新的句子:

“桥未塌,是被人炸了。”

“孩子没病死,是被当作药引。”

“我举报邻居,是因为他们听见了我不想让人听见的事。”

书籍本身,开始反抗它的编纂者。

阿砾得知此事,终于笑了。

“文字一旦承载真实,就不再是工具,而是生命。”他说,“你以为你在控制它,其实是它在重塑你。”

这一夜,九洲同梦。

千万人梦见一口井,井边站着无数身影,男女老少,衣着各异,却都手持一物:或是半块陶片,或是锈刀残剑,或是一枚干枯花瓣。他们依次将物品投入井中,井水不涨不溢,只泛起一圈圈涟漪,涟漪中浮现出被掩埋的真相。最后,一个声音响起,非男非女,非老非少,仿佛来自地心深处:

“我曾沉默,但我从未忘记。

现在,轮到你们说了。”

黎明时分,全国各地几乎同时发生异象:

北境雪碑自动移动,围成一圈,中央升起一团不灭蓝火;

西漠鼓阵齐响,声震百里,黄沙腾空成柱,形如巨手指向苍穹;

东海海底,真言阁遗址浮出水面,阁前石碑显现新字:“言不孤,火不熄”;

而中州皇城地底,那根“叩心桩”已破土丈余,顶端隐隐有血纹蔓延,似在汲取某种无形之力。

阿砾站在回音树下,感受到体内的鼓声再次浮现??不是疼痛,不是压迫,而是一种召唤。

他知道,九器残魂并未离去,它们已与天地共鸣融为一体。从此以后,不再需要宿主,不再依赖法器。它们存在于每一个愿意说出真相的人心中,存在于每一口泛起涟漪的井中,存在于每一声未经修饰的哭泣与呐喊中。

言知仰望星空,忽然问道:“你说,将来会不会有一天,所有人都能听见彼此的心声?”

阿砾望着远方初升的太阳,轻声道:“也许不会那么快。但至少,现在每个人都知道??

当你在黑暗中低声说‘我记得’,

一定会有人,在风里,

听见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