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隶属于农家小院的75架双翼直升机,加起来忙碌一整天下来。
很可能也不如一艘费半个小时时间,外出飞行一趟的晨光级运输舰。
双方在运输效率上的差距,已经大到了几乎没有必要组队和互补的程度。
“双翼直升机的造价太过昂贵,数量又太过稀少。”
“没有必要再掺和如今的空中运输体系。”
“不如彻底退出一线行列。”
“转为专属的科研飞行器。”
“去东洲各个偏远又危险的地区,进行考察和研究。”
“探索灾难诞生的原因,还有未来可能移动的方向,以便能够提前预警。”
这件事对于苏武来说迟早要做。
末世一日不结束,他就有一日需要尽可能多地获得东洲各处的环境变化。
而落后当代,但又性能还算凑合的双翼直升机。
就成为了最好的侦察工具。
“然后,六代战机依然还需要正常工作。”
六代战机是苏武手中的科技,第1次全面接近世界最前沿时的成果结晶。
它那超越音速5倍的巡航速度,以及40吨的运输能力。
放到现在也依然相当可观。
能负责一些不值得晨光运输舰专门跑一趟的边边角角的任务。
不过它原本的活动范围,需要进行一次调整和收缩。
六代战机的垂直起降功能。
毕竟需要造价不菲的专用机场配合才能使用。
而这种机场,包括固定和可移动两种款式在内。
直到如今也没能超过10套。
数量十分有限。
视线在已然停产,规模最后定格在500架的六代战机上一掠而过。
苏武继续看向从江河市,到萧江行省的线路上。
正在重新驶向萧江行省的大批商队列车。
这些商队列车,在七代战机和晨光级运输舰诞生以后。
就彻底地失去了最大的作用。
运输人口。
仅剩的战斗和运输物资。
也勉勉强强,只能说可以凑合着用。
在这种情况下。
商队列车事实上已经进入了正式的停产阶段。
它的最终数量,将永远定格在612列。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