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朕昔日册封之倭王,丰臣秀吉?
倒也是个人物,不过也只是如此了……朕听说你想见朕,为什么?”
“因为我想看看,我究竟输给了怎样的一位皇帝。”
隆庆帝手中一边翻看着自己四儿子孝顺过来的账册,一边纠正道:“你输给的不是朕,而是朕的儿子,朕现在已经退位了。”
丰臣秀吉情绪忽然有些激动:“可要是没有你留下的底蕴,现在的皇帝根本不可能轻易的击败我!所以我不服!!”
隆庆帝慢悠悠的坐下,一手捧着账本,一手去拿老花镜,同时继续扎心道:“冷静点,那么激动做什么?
输了就是输了,哪来那么多借口。说实在的,朕对你也很好奇。
朕之先祖乃是起于微末,后力挽天倾,再复正统之文明。你的经历倒也有几分风采在,可称一代创奇。
光是这一点,朕就愿意给你一条生路。让你留在京中颐养天年。
对了,身体觉得还好吗?”
丰臣秀吉不明所以,但还是回答道:“托四殿下一路上的照顾,还可。”
“嗯,那就行。朕可是花了一百万两银子的白条买你这条小命。你要是死了,朕多亏啊,虽然就一张纸的事,可传出去,毕竟名声有碍嘛。”
一百万两的……白条??
丰臣秀吉听着锦衣卫的翻译,脑子有些转不过来弯。
“行了,把他带下去看管起来吧。等过几天开太庙献俘时还要他和那个倭皇出面呢。
至于封赏,看后续皇帝怎么说吧。这就不是朕该考虑的问题了。
不过说起来,朕是不是可以效仿唐太宗,收藏一下番邦国王?听起来很有趣的样子。”
……
“单尚书、李尚书、老师,您三位太看的起我了。治理黄河这事我怎么可能懂?”
薛虹看着面前的单守才、李如圭、林如海三人无奈的解释道。
薛虹把朱煇送到宫里,刚刚出了东华门,就被这三位直接拦住,二话不说拽上马车就走。
原因是李如圭有意趁着国库富裕,大刀阔斧的治理一番黄河,至少争取一二百年内不再泛滥。
也不知道t谁传的,说薛虹遍读古史,也许有薛虹不会的,但绝对没有他不知道的。
然后三人就直接过来抓人了。
林如海抿了抿茶水,随后问道:“不用你会,你只需要将你知道的和黄河相关的治理的事件说一下,供李尚书参考就行。”
“如此,弟子谨遵师命。黄河至今已经生过五次改道。第一次改道是生在……”
单守才、李如圭猛的抬头,面面相觑,随后看向林如海:这老小子真没吹牛逼!他真知道啊??
林如海微微噘嘴,轻抚胡须,眼睛微眯:什么叫做名师出高徒啊。
sabq。。sa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