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丰连忙道:“那哪儿能啊,自然是早就准备好了。”
也不用他发话,旁边的柳媚便让人抬出两个宽二尺,长更是近乎达到一丈的巨大木匣子出来。
而后在贾琏的点头之下,七八个年轻的绣娘合力,将两件嫁衣,郑重而小心的转移到铺垫着红绸的木匣之内。
并将配套的凤冠,几样配饰,也挨次放入匣中。
全程张载丰都只是在旁边指挥,丝毫没有上前触碰这些东西。
作为这一行老于世故的人,他太明白这些贵人的心理了,肯定是不会在这些细节上令贵人不满的。
安排好几个力工将匣子抬出去放到马车上,他再次小跑到贾琏跟前,请示道:“此番为两位夫人制作喜袍,还剩下不少昂贵的布料还有金线,这些东西。。。。。。”
贾琏一摆手,毫不在意的道:“成品制好了就成,至于剩下的些许物料,张老板留着便是。
而且。。。。。。”
贾琏扫了一眼边上那些老是偷瞧他的绣娘们,说道:“此番比我们约定的工期提前了这么多天,想必是你们加班加点的功劳。
本公承你们这个情,所以酬金就按照当初约定的,翻一倍吧。
不过本公今日过来的匆忙,身上并没有带足够的银两,就麻烦张老板派人到府上去取了。”
张载丰连忙道:“不可不可,当初约定的酬金就已经是行业的最高标准了,小的岂敢再占荣公的便宜。。。。。。”
贾琏摆手打断道:“张老板就不必客气了,往后或许我们合作的机会还多着呢,就当是我提前给的订金了。”
饶是张载丰老狐狸一个,一时也没想好怎么接话。
毕竟在他的意识里,嫁衣这种东西,大多数人一辈子也就制定一件而已。
即便有特殊的,两三件也就顶天了。
不过看贾琏不似客气,他当然也不会和贵人争辩,因此十分客气的应下,并亲自将贾琏送出绣坊。
元宵节之后,黛玉就搬回了林家别院。
因此这里不再像往日的冷清,反而是十分热闹起来。
有王嬷嬷和林有全二人牵头,尽可能的将林家剩下的仆人全部召集至此,为黛玉壮声威。
老爷虽然没有了,但是姑娘还在。
那薛家听说也是个百年的世家,可不能让对方小瞧了姑娘去。
所以,这小小的林家别院,此时竟然聚集了几十个林家仆人,加上黛玉带回来的十来个丫鬟仆妇,以及贾琏安排的十余个亲卫。
整个林家别院,里里外外竟然显得人声鼎沸。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在管家的安排下,洒扫门庭,装点院落。
黛玉坐在窗前,透过镂空的院墙,看着外面不断走动的人影,听着他们的闲谈戏语,心里有些安心,又有些伤感。
安心是因为回到了自家的家,心中前所未有的宁静。
伤感自然是林家还在,但是母亲和父亲大人,都已经不在了。
整个林家,现在只剩下她孤零零一个人。
而且,自己要出嫁了。
母亲和父亲要是还在的话,他们应该会很高兴的吧。
“二爷回来了!”
院外的声音,惊醒了黛玉。
她下意识的站起来,旋即控制住自己要往外跑的脚步,转身往妆镜台前,瞄了一眼自己的妆容并没有什么问题,才重新回到窗前坐下。
“林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