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么说,但是郭芳觉得这么一个老头,能研究成功吗?
她必须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
一旦出现什么状况,及时跟张部长汇报。
……
“三舅,原来您叫刘三洋啊?”
三舅苦笑着,表情不自然。
看来这个名字是个不堪回首的过往。
“那我大舅叫刘大洋?”
三舅点头:“你大舅的生平简介上,写着名字,你没看啊?”
林越笑道:“当时没注意,我挺好奇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三舅深吸一口气,回想当初:“是因为当年留洋的人都很厉害,所以你姥爷觉得,给孩子的名字起一个洋字以后会有出息。”
“结果……”
“嗨~”
“都是事在人为。”
原来如此,林越思慕着。
当年的老一辈对留洋还挺执着。
说了几句闲话,二人来到了实验室。
“三舅,你看看这些东西能用得着吗?”
“农业部好像给咱们提供的装备都很先进,看得出来,他们对我们抱有希望。”
“您就尽量搞研究,别有压力。”
三舅认真地审视着面前的各种器皿。
瓶瓶罐罐的一大堆。
还有几床苗圃。
“渍渍~”
“不得不说,还是得念过书的人有本事。”
“你瞧瞧这些苗圃长的,太结实了!”
“都快赶上我培育的了。”
林越愣了一秒,仔细回味三舅所说的话,他觉得三舅是在凡尔赛。
但是没证据。
“这苗子,有些问题啊。”
“长势虽然凶猛,可惜颗粒不可能会饱满。”
“这是小麦吧?”
林越在来这里之前,也了解了一些情况。
他点头。
“这个这个……”
“肥料给的太猛了。”
“这种苗圃不应该给肥的。”
“就像是刚出生的婴儿一样,直接给他们喂饭怎么能行呢?”
“前期可能长的很猛,但是后面会越来越柔软,最后导致颗粒不饱满,甚至有枝干折断的风险。”
这都是三舅亲自试验出来的经验,不比在实验室里研究出来的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