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主事和他那几个下属,更是抓心挠肝地等了这些天。
他们心里也是忐忑得很,天天盼着这地里的“金疙瘩”能早点成熟,更盼着能有个惊人的好收成。
这不仅仅是关系到他们这些第一手接触的官员的前程,更是因为若是真能推广成功,那得是多大的功德,能救活多少百姓啊!
一家人锁好院门,带上家伙什,浩浩荡荡地朝着村西头自家新宅附近的那片坡地走去。
一路上,不断有早起的村民跟他们打招呼。
“老三哥,今儿个起收啦?看你们这阵仗!”一个扛着锄头准备下地的汉子笑着问道。
苏老汉吧嗒一口烟,脸上带着既紧张又有点自豪的笑:“是啊,今儿刨出来看看,是骡子是马,就看这一遭了!”
“婶子,玉娘!可得多刨点出来!咱可都等着沾光呢!”一个年轻媳妇也凑趣道。
“放心吧!少不了你们的!”卢氏如今底气足了,嗓门也亮堂。
大家伙儿的说笑声、互相打气的吆喝声,驱散了清晨的寒意,也稍稍缓解了众人心头的紧张。
等苏家人赶到地头时,太阳才刚刚爬上东边的山头,给干燥的土地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地头上,李主事和他手下的几个户房书吏早就到了。
他们一个个穿着利落的短打劲装,袖子高高挽起,显然也是做好了亲自下地查看的准备。
几人面色都有些严肃,眼神里却又都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期待和紧张,正围着苏老汉之前为了测产试挖过的一小片区域低声讨论着什么。
看到苏家人扛着工具过来,李主事连忙迎了上来,脸上露出了笑容,但那笑容里也带着明显的急切:“苏老哥!嫂子!你们可算来了!我们这都等半天了!”
苏老汉忙拱手:“哎呀,让主事大人久等了,是我们的不是。”
李主事摆摆手,他是个实在人,不喜欢那些虚头巴脑的客套。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那一片已经有些枯黄、在晨风中微微摇摆的土豆和红薯藤蔓,深吸一口气,说道:“苏老哥,这几个月,辛苦你了。这地里的东西到底是个什么光景,直接关系到咱们垚县乃至更多地方百姓的吃饭问题,多余的客套话我也不说了。”
他环视了一圈已经到齐的苏家人和自家的几个下属,又看了看远处田埂上几个踮着脚尖、伸长脖子往这边张望的村民,提高了音量:“人都到齐了吧?家伙什都带趁手了吧?”
众人纷纷应和。
“好!”李主事用力一挥手,也没讲什么官话套话,直接下令:“那就别耽搁了!听我口令——”
“开挖!”
李主事一声令下,寂静的地头瞬间被打破。
苏一木、苏二林、苏三森三兄弟率先抡起了锄头和铁锹,选准了垄头,憋足了劲儿,狠狠地刨了下去!
干燥的泥土有些板结,“噗嗤”一声,锄头深陷进去,翻出大块的土坷垃。
苏玉娘和几位嫂子也没闲着,带着家平、家仁他们几个半大的小子,跟在后面,准备随时将刨出来的东西归拢到一起。
苏老太则拄着拐杖,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最先下锄的那块地,手心里全是汗。
周围的村民们也都屏住了呼吸,伸长了脖子往地里瞧,连大气都不敢出。
“慢点!当心刨坏了!”苏老汉跟在苏一木身后,紧张地叮嘱着。
“爹,放心吧,有数呢!”苏一木应着,手上的力道却丝毫不敢放松。
户房的官员们也纷纷上手,鼓起劲开挖。
几锄头下去,随着土块被翻开,几个圆滚滚、沾着泥土的土豆骨碌碌地滚了出来。
“出来了!出来了!”眼尖的苏家喜第一个叫了起来。
苏玉娘和沈氏连忙上前,用手扒开旁边的土,小心翼翼地将那一窝土豆都掏了出来。
个头有大有小,但看着都还算饱满。
“还行,还行!”苏老汉凑过去看了看,稍稍松了口气。
李主事和他手下的也走了过来,蹲下身子仔细查看,还拿起一个掂量了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