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小说

第七小说>穿成带娃和离妇,盖房囤粮当首富 > 第二百零二章 天佑大乾(第2页)

第二百零二章 天佑大乾(第2页)

周县令见他如此失态,心头也是一跳,连忙拿起那份记录着密密麻麻数字的册子。

他逐行看下去,眉头越皱越紧,呼吸也渐渐急促起来。

“土豆……亩产两千三百六十五斤?!”

“红薯……亩产三千一百八十二斤?!”

周县令猛地抬起头,盯着李主事:“此数据可确认无误?!”

“千真万确!大人!”李主事用力点头,指着桌上的布袋,“下官亲眼所见,亲自称重,反复核算,绝无半点虚假!样品也带回来了,您请看!”

周县令立刻放下账册,快步走到桌前,打开布袋。

只见里面装着几个硕大的红薯,还有十来个圆滚滚、黄皮的土豆,以及几根颗粒饱满的玉米棒子。

他拿起一个土豆,放在手心掂量,又拿起一个红薯,仔细观察。

这些实实在在的、沉甸甸的收获,比账册上的数字更具冲击力!

“好!好!好啊!”周县令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声音也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快步在书房里来回踱步,脸上的神情有震惊,有狂喜,更多的,是如释重负。

“天佑我大乾!天佑我垚县百姓啊!”他猛地停下脚步,仰天长叹,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有了此等神物,何愁旱灾?何愁饥馑?百姓……百姓有救了!”

他激动地走到桌案前,拿起一个红薯,又拿起一个土豆,翻来覆去地看。

“快!快传后厨!”李主事吩咐道,“就按照苏家人说的法子,把这些……土豆、红薯、还有这玉米,都简单弄熟了端上来!快让大人们尝尝!”

很快,县衙的后厨便忙碌起来。

厨子老王是衙门里的老人了,做惯了官府的宴席菜,接到这命令还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还是老老实实按照李主事转述的苏家做法,将土豆和红薯洗净去皮,一部分整个上锅蒸,一部分土豆切丝用葱油快炒,另一部分土豆和库房里存的鸡块一起炖上;玉米也掰了棒子直接蒸熟。

没过多久,几道热气腾腾、香气朴素的菜肴就被端到了周县令的书房。

没有精致的摆盘,也没有复杂的调味。

“大人,师爷,请用。”厨子老王恭敬地站在一旁,心里也好奇这几样看着不起眼的东西到底有何魔力。

李主事更是搓着手,眼神期待地看着周县令:“大人,您先尝尝这蒸的,苏娘子说最能吃出原味。”

周县令点点头,先夹了一块蒸得粉糯的土豆。

土豆入口即化,口感绵密细腻。

“嗯!好!口感甚佳!”

他赞了一句,又夹起一块蒸红薯。

红薯更是香甜软糯,甜而不腻,吃下去浑身都暖洋洋的。

李师爷也拿起筷子,面色依旧严肃,分别尝了蒸土豆和蒸红薯,缓缓点了点头,虽未言语,但眼神中的那份认可却是实实在在的。

接着是那盘清炒土豆丝,土豆丝切得虽不算顶细,但炒得火候正好,爽脆可口,带着葱油的香气。

然后是土豆炖鸡块,土豆吸收了鸡汤的鲜美,变得更加软糯入味,鸡肉也炖得烂熟。

最后是那蒸玉米,掰下一粒放入口中,带着特有的甘甜。

周县令将每道菜都细细品尝了一遍,脸上的惊喜和激动之色越来越浓。

“老王,”他转头问那一直躬身立在旁边的厨子,“这几样东西,做起来可还方便?寻常百姓家里的灶头、柴火,可也能轻易弄熟?”

厨子老王连忙回道:“回大人,方便得很!小的就按李主事说的,要么整个蒸,要么切了炒、炖,都是最家常的做法,不费事,也不怎么费柴火!”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