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排好魏徵出使漠北去见突利可汗阿史那什钵苾之后,秦昇便命人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准备南下洛阳。
毕竟如今已经是四月初了,按照宫中御医的推算,丹阳公主杨翎即将在这个月底或者下个月初临盆。
爱妻临盆在即,他这个做夫君的无论如何都要回洛阳一趟,跟丹阳公主一起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
只不过他回洛阳是肯定要回的,但他不在蓟城期间,河北道的公务如何处置却是大难题。
毕竟当初他回江都成婚之时,只是空挂着一个河南道大行台尚书令的名头,并未掌控有尺寸之地,因而要处置的公务并不多,内事不决问郭嘉,外事不决问李靖就好了。
可如今他执掌河北道,决定着河北道上百万百姓的生死,他必须要对自己治下的每一位百姓负责。
更何况如今河北道百废待兴,要处理的事情千头万绪,根本就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处置得过来的。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秦昇最终决定任命更精通政务的温彦博为行台右仆射,代他批示来往公文。
同时,他还任命郭嘉为行台兵部尚书,张亮为行台工部尚书,张公谨为行台吏部尚书,褚遂良为代行台刑部尚书,薛收为代行台礼部尚书,马周为代行台民部尚书。
一般的公务,只需由温彦博这个行台右仆射代为处置,可若是大事,便由他们七人投票表决,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
军务方面,李靖、张辽、高顺、裴仁基、徐世勣、秦琼、罗士信、程咬金、裴行俨、罗成十一位大将皆为行台将军,李靖为诸将之。
(ps:我知道有人想提醒我漏了沈光、麦孟才和钱杰,但他们三人是十二卫的将军,跟秦昇是上下级关系,不是秦昇的部将,跟河北道大行台也不是一个系统。)
就在秦昇安排好一切,准备启程南下洛阳之时,却有一名亲兵匆匆来报,说府外有一个名叫杜如晦的人求见。
听到是杜如晦来了,秦昇不由莞尔一笑。
自己正为文官方面人才不足而愁呢,“房谋杜断”中的“杜断”就来了,还真是瞌睡遇上枕头了。
他并没有命亲兵去将杜如晦领来见自己,而是亲自出府去迎接他。
……
此时的大行台府门外,杜如晦心情很是忐忑,心情较之当初去彭城投奔秦昇的李靖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秦昇好歹将李靖从监牢救出来过,还请他吃过一顿饭压压惊,多少算得上是有些交集。
可杜如晦甚至都没见过秦昇,只是凭着秦昇派人送来的一封亲笔书信,便义无反顾跑来蓟城投奔他。
只是当他真的站到大行台府大门外时,他的内心突然变得有些迷茫……
他不知道秦昇当真是如此看重自己,还是看重自己京兆杜氏子弟的身份,想要起用自己来拉拢他们杜家……
就在杜如晦心中不住在胡思乱想之际,秦昇已经在一众亲兵的簇拥下从大行台府走了出来。
杜如晦虽然没见过秦昇,但从来人的装束和其身后的一众亲兵,已然猜到对方就是河北道大行台尚书令秦昇,心中一时感动莫名,眼眶也有些红了,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油然而生……
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前滏阳县尉,何德何能敢让威震天下的秦昇亲自出府相迎。
秦昇却不管这些,直接上前握住杜如晦的手,语气很是激动道:
“有你杜克明相助,我秦昇何愁大事不成!”
当亲耳听到秦昇果真如此看重自己,杜克明心情也不由一阵激荡,知道自己没有投效错人。
但他还是躬身拱手向秦昇施了一礼,语气很是受宠若惊道:
“我杜如晦何德何能,敢得齐国公如此青睐。”
秦昇扶起杜如晦,随后忍不住哈哈一笑,语气有些意味深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