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小说

第七小说>饥荒年:弥补遗憾成首富 > 第2116章(第1页)

第2116章(第1页)

第2116章

几乎所有重要报纸的头版或娱乐版头条,都被“亚洲电视”、“小林天望”、“电视革命”、“《神奇宝贝》”等字眼占据。

这些墙头草一般的报纸,方逸华看着不少前几天还在抨击不看好小林天望和亚洲电视的报纸,今天却在狂捧小林天望的臭脚,大夸亚洲电视的改革好,她就十分嗤之以鼻,恨不得大骂几声。

不过,一般的小报,她是不会佛在意的,她所担心的是那些十万以上销量的大报。

这些大报的曝光和影响力,才是方逸华所真正担心的。

因为哪怕是对亚洲电视的贬低,也是对它的一种变相的曝光和宣传。

《东方日报》:《亚洲电视破茧!日剧+动画奇袭,收视狂飙!TVB黄金档遭遇滑铁卢!》。

“小林天望斥巨资打造全新亚洲电视,以独家引进东洋精品剧集及风靡全球之动画《神奇宝贝》开路,昨日首日改版即引发全城轰动!收视数据显示,其晚间动画时段收视率惊人突破30点大关!反观TVB,虽仍居榜首,但黄金时段收视率罕见跌破60%,引发业界哗然!一场电视格局的剧变似乎正在上演。。。。。。”

《星岛日报》:《广告商观望!亚洲电视收视飘红,商业价值待考》。

“亚洲电视凭借大胆改革,成功吸引观众眼球,收视率显著攀升,尤其《神奇宝贝》引发青少年观看热潮。然而,其昨日全天未播放任何商业广告的现象,引发市场深思。

业内分析指,广告商仍持谨慎态度,主要疑虑在于:一、引进节目是否具有持续吸引力?二、动画片观众,多为儿童及青少年,消费能力有限,品牌投放转化率存疑;三、亚洲电视自身制作能力尚未体现。收视率不等于广告价值,亚洲电视能否将热度转化为真金白银,仍需时间检验。”

不得不说,在纸媒时代,这些报纸的编辑与记者,是真的可以凭借新闻报道,左右民众的观点,堂而皇之地向他们输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论。

像上面的这些报道,他们的分析和论调,读起来都可以说是有理有据,连一般的商业精英看到,也都会相当的认可。

而《明报》这边的立场,却是相对来说更中立一些的,优点也说,缺点也指了出来。

《电视新风向?亚洲电视改革引发热议》。

“差异化竞争抑或饮鸩止渴?亚洲电视摒弃传统自制剧综艺路线,主打引进内容,尤其是聚焦青少年群体的《神奇宝贝》动画引发巨大社会反响,收视表现抢眼。

此举打破了TVB一家独大的沉闷局面,为观众提供了新选择。然而,过度依赖外购内容,缺乏自身造血能力,是其未来发展最大隐忧。能否在新鲜感过后留住观众,并成功吸引高端品牌广告,将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

《大公报》则是在新华社驻港分社授意下,很大胆的一味褒奖。

《亚洲电视锐意革新,服务多元观众》。

“新东家小林天望入主后,亚洲电视积极求变,引入优质海外节目,丰富市民文娱生活,尤其填补了青少年电视节目的不足,受到广泛欢迎。其改革方向值得肯定,打破垄断,促进竞争,有利于本港电视业健康发展。”

倒是有一些小报,是语不惊人死不休:《TVB王朝崩塌前夜?》、《神奇宝贝撼动电视王国!》、《小林天望点石成金,亚洲电视咸鱼翻身!》

褒贬虽然不一,但“亚洲电视收视飙升”、“威胁TVB”的核心信息却是在这些报道里,被反复强调和放大。

方逸华皱紧了眉头,是越看心越沉了下去。

而一旁的邵逸夫,脸色也愈发的阴沉下来,昨夜他对方逸华说的那份“价值论”,在现在这铁一样的收视数据和铺天盖地的舆论面前,是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

方逸华虽然也感受到了邵逸夫的情绪同样不对,正常情况下,她是不会主动去触他的眉头的。

但现在是关乎了TVB的霸主地位,是正事,她也就硬着头皮开口说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