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
闻言,周应秋躬了躬身,没再说话。
今天要皇帝决定的事情已经完了,周应秋四人也带着新的圣旨出了西苑。
而随着董应举将新设两县、废除户籍分类的事情公布出去后,整个顺天府都沸腾了起来。
对于新设两县,扩大官员编制的事情,多数人都是支持的。
毕竟官场上一个萝卜一个坑,皇帝这新挖了两个县城编制的坑,当然是好事儿了。
唯一不高兴的,可能就是五城兵马司的那些人了。
吏部和都察院官员已经找上门,开始政绩考察了。
不过,五城兵马司终究是掀不起什么风浪来,主官多是勋贵,这会儿都在南海子参训呢。
而那些个小官们,根本就不敢反抗吏部和都察院的官员。
不过,还是人将奏章送到了皇帝的桌上。
奏章规格都很是符合皇帝的新制,一眼看过去,就能明白说的什么事儿。
“废除匠籍,会增加朝廷用工耗费?”
看着奏章上的内容,朱由校忍不住一阵冷笑。
增加朝廷用工耗费?
是增加你们家的用工耗费吧。
在那份奏章上批了个“能增加多少”的话,朱由校接着看起了下一份奏章。
随着京城的太阳再次升起,京南的一片青楼之中。
一群从十三四的黄毛丫头,到三四十岁的半老徐娘,十几个人聚集在一起,低声的议论,乃至于还有小声而激动的啜泣声。
投胎是个技术活儿。
有的人,出生就在罗马。
而有的人,出生就是骡马。
他们这些青楼女子,则是骡马不如。
那生产队的驴,隔三差五的还能休息一下。
而有的作者,即便是感冒的脑阔炸裂,但欠账多的已经不敢请假了。
前朝内廷各衙门属下,光是乐籍,少说也有个万儿八千的,这些多是反观妻女,进了所谓的教坊之后,充当妓女、歌女、舞女。
一旦成了乐籍,下场可谓是相当凄惨,世世代代都没了人权。
正所谓: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人尝。三心两意负心郎,肝肠寸断满庭芳。
一入乐户,终身难脱,强颜欢笑,苟且偷生。
“姐妹们,我昨日在楼上听外面路过的锦衣卫敲锣打鼓的说,皇上要取消贱籍了,我们要归于民籍了,是真的吗?”
“真的?朝廷真的会取消贱籍吗?”
“我有一个相好的,他家里是当官的,我听他说的,他说我脱了贱籍,就会娶我。”
“他是骗伱的,这样的鬼话我们听的还少吗?”
“我也听说了,不过我听说是商籍、丐籍、匠籍这些都会取消,我们这些乐户只有五世以上者才能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