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天天过去,东征的邓愈也是捷报频传。
攻下东瀛之后,又是接连攻下琉球、吕宋,开疆拓土。
战争,是来钱最快的方法,这话果然不假啊,一场场大战打下来,大明吃得饱饱的。
随着三年一度的科举召开,今年又是一批恩科取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下到基层历练。
春去秋来,就已经到了熙宁四年了。
朱雄英也已经长成了一个小大人,越有了储君的风范,处理事情也熟练很多。
而今年,大明已经有了足够二十万大军一年的粮食。
到了草原,大批口粮还可以自给自足,再加上北元也已经放下了戒心,朱雄英决定今年攻打东瀛。
再度给李景隆写去了一封信。
李景隆收到这封信之后,心情也激动了起来,当年自己和亲,这么努力的生孩子,不就是为了今天吗?
北伐!必须北伐!
如今,终于有机会回去了,他怎能不兴奋呢?
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能阻止这次北伐!
大明已经准备好了,自己这边自然也不能拖后腿啊。
为了不让别人起疑,李景隆决定借着带儿子出去玩的机会,开始着手办理正事。
“儿砸,你还记得爹教你的第一课是什么吗?”李景隆慈爱的看着儿子,轻声问道。
“知道,是忠诚!对大明的忠诚!对华夏族群的忠诚!”儿子奶声奶气地回答道,声音清脆悦耳。
“那第二课呢?”李景隆继续追问。
“忘本!”儿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显然对这些课程记忆犹新。
“很好,那么现在你跟着你娘去各位叔叔伯伯家找朋友玩的时候,要干什么呢?”李景隆满意地点点头,进一步引导儿子。
“要以学习骑射的名义!了解他们的兵马藏在哪里!”儿子聪明伶俐,对答如流。
“真棒,儿子!记得咱们的目标吧?”李景隆喜笑颜开,对儿子的表现十分赞赏。
“记得!山河统一!”儿子目光坚定,充满信心地回答道。
“很好!统一!统一!还是他娘的统一!”
李景隆和他的儿子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他们的计划已经筹备了好几年,如今终于要付诸实践了。
李景隆当即安排了下去,在接下来公主带他出去玩的时间里,这小家伙也按照计划,在各个叔叔伯伯家与小伙伴们玩耍的过程中,巧妙且隐晦打听着兵马的藏匿之处。
他虽然年纪小,但机灵聪慧,很快就收集到了不少有用的信息,并第一时间告知了李景隆。
随着出征时间的临近,李景隆一边安抚着北元众人,一边暗暗做着准备。
他知道,这一战不仅关乎大明的荣耀,也关乎他和儿子多年来的心血能否成功,他必须全力以赴,确保计划万无一失。
只要成功,这一战过后,我李家就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