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中显现的,不是神罚,而是每一个人内心最深处的画面:
-那个策划阴谋的首领,看到自己五岁时躲在柜子里,听着父母争吵,默默许愿“长大后一定要掌控一切,不让任何人伤害我”;
-一名执行毒杀任务的年轻人,看见童年好友因他一句玩笑话跳河自杀,从此再不敢真心交友;
-连最凶狠的打手,也在光芒中蜷缩哭泣,因为他终于记起,自己也曾是个想当医者的少年。
没有人被惩罚。但他们全都放下了手中的工具。
三天后,矿坑遗址升起袅袅炊烟。幸存者们自发组织起来,开始清理毒素,重建房屋。他们在废墟中央种下一棵普通槐树,命名为“赎语树”,承诺每年在此举行一次“沉默祭”??全天不发一言,只为聆听彼此的心跳。
消息传开,世人始知:“共语”的力量,从来不是审判,而是照亮。
冬去春来,林昭行走于极北雪原。他已走过十七省,建立了四十九个“言界”分支,培训三百余名“倾听使者”。有些人追随他同行,有些人选择留下扎根。他不再强调奇迹,只教人如何安静地听别人把话说完。
某夜宿于牧民帐篷,主人是个沉默的老猎人,招待他喝羊奶酒。席间,老人忽然开口:“你走这么多路,不怕有一天,听到的话太重,压垮你自己吗?”
林昭微笑:“怕。所以我只带耳朵,不背包袱。每个人的声音都很重要,但我不做它们的坟墓,只做桥梁。”
老人点点头,从箱底取出一本破旧日记,递给他:“这是我妻子留下的。她病了很久,最后几个月说不出话。我一直以为她恨我,因为她总盯着我看,眼神很冷。”
林昭翻开日记,第一页写着:
>“今天他又打了野兔回来,炖得很烂,是我最爱的口味。”
>“我想说我爱你,可我说不出来。”
>“希望他能感觉到。”
林昭轻轻合上,还给老人。两人对视片刻,老猎人忽然老泪纵横,伏地痛哭。
第二天清晨,林昭继续北行。回头望去,只见帐篷上升起一缕青烟,笔直升入天空,像一句终于送达的告白。
而在桃林深处,那颗种子终于完全绽开。新生的植株不高,叶片呈半透明状,脉络中流淌着微光。它不开花,也不结果,只是静静地站着,如同守望者。
某日清晨,一个小男孩误入禁区,好奇触碰它的叶子。刹那间,整株植物光芒大盛,一道温和的声音在他心中响起:
>“你想说什么?”
>“我可以听很久。”
孩子怔住,随即低声说:“爸爸打仗死了……奶奶说他是坏人,可我不信……他给我做的木马还在屋里……”
话音未落,叶片上浮现出一行小字:
>“英雄不一定赢。”
>“但爱他的人,永远不必道歉。”
消息传开后,人们称它为“初语者”??传说中第一位敢于向天地提问的生命。
陈砚来到树前,轻抚树干,喃喃道:“你们终于见面了。”
风拂过林梢,带回远方的回音:
>“你说过了,我听见了。”
>“所以,请继续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