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小说

第七小说>重回八零养女儿 > 第108章(第3页)

第108章(第3页)

“说了啊,但是没用,他就是觉得我们既然要资助学生,那就大大方方给钱就行了,他们教育局会解决好后面的所有事情,这是他们的职责,让我们不要担心钱用不到学生身上。学生的资料他要求全部保密,不能给我们看,不知道我们会对学生做什么事。不过他同意了那个,如果学生成绩严重下滑且教师评语不佳的话,那就停止资助的条件。”苏耀华也不知道怎么形容今天的这件事,怎么觉得自己做好事,还做出问题来了呢?

“啊?我们能对学生做什么事情?”刘莉莉万分不解,他们就是想帮帮那些可怜的孩子们而已。

苏耀华也觉得奇怪,上次去见他的时候,他听到说有人愿意资助学生是非常开心的,恨不能马上把这件事情敲定下来,不像这次,感觉像是在防备他一样。

苏耀华皱眉思考,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

苏耀华把这件事情跟另外两家人说了,表示这件事情今天没谈没成,后续他会继续跟进,到时候有什么进展会再跟他们联系。

今天赵小军去买课桌和板凳了,他直接订了一百套,不知道就算了,既然知道了那他就得帮忙,上天让他重活一次,他总得要回报一些东西。他选好好之后让老板星期一再送,自己把钱给了就走了。

按着苏耀华给他的电话打给大队,让接电话的人转告一下周校长,第二天会有一批课桌和板凳到,让他们收一下。

今年高登宝和苏安君就要中考了,高登宝还缠着高保国带他出去玩了一个周末,代价就是后面的每一个周末都必须老老实实跟着苏安君看书做题。苏安君的学习能力有目共睹,有他辅导高登宝的这些时间里,高登宝的成绩已经提高了不少,但是也只是在中上游的位置,因此高家夫妇很是忧心。

高登宝今天来了之后就问了苏安君,昨天赵小军在车上问他的问题,要如何才能帮助到更多的人,以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觉得自己有点明白又不是很明白,但是苏安君比他聪明,他肯定能明白。

苏安君也不负他所望,“赵叔叔的意思是,我们这样能帮一时,但是不能一直帮下去,我们帮助了这一届的同学,还要帮助下一届的同学吗?下下一届呢?我们的零花钱就这么多,能帮助的人有限,能提供的帮助也有限。干爹是希望我们能思考得更深一些,如何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让他们不再需要我们的帮助。”

“源头就是这个村子的贫穷吗?”

苏安君点头,“对,只要这个村里的人都富裕起来了,条件变好了,那他们当然会给自己的子女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更好的学习条件,到时候就不会有买不起文具的同学需要我们帮助了。”

“那要怎么才能帮助他们的村子富起来呢?”

苏安君放下手里的书,“这个我暂时也不知道,不过我们可以问问其他人。”

高登宝双眼亮晶晶,“还有谁可以问啊?问高叔叔吗?”

苏安君扶了扶眼镜,“不,这是个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就要问社会上的所有人。”

高登宝“啊?这怎么问啊?”

“报纸啊,笨蛋!”苏安君立马拿出作业本,开始写字。苏安君的动作很快,当天上午就把稿子寄出去了。

高登宝还问呢,“这样就行了?万一他们不登怎么办啊?”

苏安君则很有信心,“不会的,我投的都是儿童报纸,儿童教育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能会坐视不管。”

高登宝不语,只是一味地竖大拇指,自己这兄弟真是牛!

“行了,这事儿就等登出来就行了,你现在还是先跟我去做题去!”说着就扯着高登宝赶紧回家去了。

高登宝“唉,我的脑子要是有你一半好使就好了。”

“登宝你跟我做的卷子一样多了再来说这话。”脑子好使也得努力才会有好成绩的好吧,苏安君表示他是聪明,不是不学就会。

第172章文章上报纸

一个月后,一篇名为《希望与绝望,山村学生到底该如何走出大山》的文章登上《为了孩子》,瞬间引起了广泛关注,文中并没有写具体的地址,只说自己周末的时候和家人一起去了一个山村学校捐赠学习用品,写出了孩子们的学习环境,还特意写了,即使是年年都得第一的学生,也会因为家里没钱而被迫辍学,彻底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对于山村的孩子们来说,读书是他们走出大山的希望,而贫穷让他们不能读书,则是他们的绝望。

整篇文章明明没有用任何煽情的词句,但是读完就是让人难受得想哭。多么残忍的事情啊,给人希望却又让人绝望。这一天报社的电话都被打爆了,都是打电话来问,能不能给这个学校的孩子捐钱,让这个学校的孩子顺利读书,尤其是那个年年第一的孩子,多好的苗子啊。

报社的人只能一遍一遍地说,“抱歉,作者这边并没有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也没有标注是哪个学校,我们没有办法将捐赠的财物转交,但是请您放心我们已经给作者来信,请他告诉我们学校地址,有消息我会联系您的。”

报社给苏安君的回信里,除了有五块钱的稿费,还有

报社的来信,表示有好心人希望能给那所学校捐赠,并且资助那名学生。苏安君拿到信之后,不知道这件事该怎么解决,于是拿给了苏耀华。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