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到现在都没有一个销售,这是赵小军没想到,如果一直没有销售的话,那这个销路怎么打开,销路不打开,合作社能赚到的钱就有限。
“二哥为啥子不干啊?”赵小军疑惑。
龚义军其实是有外出务工的经历的,不像村里很多人都没出过远门,而且他二哥也不是没心眼子的人,面上看着老实而已。其实,还挺适合当销售的。
“他说是做不来,没做过,怕自己干不好。你说他是不是没得出息得,哪个一生下来就会做事嘛,还不都是学会的,我说你不会就去学,他还是不敢,真的是气死了老娘了。”说到这个赵守珍就气,他怎么生了这么个儿子。
赵小军出主意,“姑,我大哥不是经常跑车吗?而且还经常出省,你可以喊二哥去找我大哥,他们一起出去有个伴安全些不说,还节约车费。出去卖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带上成色最漂亮的肉,这样子才能让人有想买的欲望”说到这里赵小军顿了顿,他又接着说,“姑,你喊刘支书去打听一下哪里有那种副食品或者农产品的展销会,把我们的肉拿去展销,看能不能拉点订单回来。”
赵守珍虽然不懂什么是展销会,但是还是把这话如实跟刘支书说了,刘支书也不太懂什么是展销会,于是他到县政府去问,没想到还真给他问到了,四月份在省城就有一个食品展销会,刘支书立马报名。
刘支书:天佑我合作社啊!
回村后,他马上把所有股东叫来开会,把这件事跟大家说了,距离展销会现在还有一个月最后,现在他们要精良制作一批成品,带到展销会去拉订单。
经过商议,最后决定制作烟熏肉,酱肉,不烟熏的腊肉,微辣香肠,正常辣香肠。
但是最后由谁跟着刘支书去这件事成了麻烦,只有一个会计会跟过去,但是其他人都不太敢去,主要是没去过省城,而且也没干过推销。
赵守珍看这情况,一咬牙,给龚义军报上了名,这时候再不上,那就没机会再上了。
刘支书欣然同意,大夸龚义军有担当,有能力,夸赵守珍有大局观。
刘支书想了想,又加上两个平日里性格外向,嘴巴比较会说话的男娃子,打算去跟他们做做思想工作,主观不愿意,那就以村上的名义要求必须去,他们龚家村这么多人,还选不出几个能卖货的人了?这不是让人笑话嘛。
于是合作社在交付完第一批的货物后边,就又马不停蹄地开始研制参加展销会的产品,倒是不用太多,但是每样都必须得是精品中的精品。
赵守珍也趁着展销会开始前的这段时间,让龚义军带着自己家的香肠腊肉跟着龚勇义去跑订单去,下了死命令,必须学会怎么卖东西,不然就不用回去了。
第184章合作社的订单
在这期间,刘支书还组织大家开始修建仓库,之前的腊肉和香肠都没有仓库可以存放,之前晚上都是放在村民的家里的,既然已经成立了合作社了,那各方面就必须都正规起来。
工作的车间也在筹备修建,等仓库修好了就修车间,反正一切都会慢慢正规起来。第一次干,摸着石头过河,刘支书心里也不是不怵的,只是不能辜负了全村的希望,他在慢慢学着做好这些事。
这期间,龚义军在自家老妈的教(逼)导(迫)下,提着自己的香肠腊肉跟着龚勇义去跑车了,龚义军愁了一路,不知道要怎么弄,买东西他会,但是他哪里会卖东西嘛?
龚勇义让他放宽心,“外头其实没得那么吓人,卖不出去也没得啥子,姑又不得打你。”
龚义军斜睨他一眼,“哪个跟你说不打的?”
额,好吧。
主要是龚勇义长大之后就没被打过了,他以为姑姑家也是差不多的。
出省之后龚勇义带着龚义军下车吃饭都会去跟饭店老板打招呼,问老板需不需要一点四川特产丰富店里的菜色。有的老板不感兴趣,有的尝了味道后觉得好吃,会买一点自己家吃。
这一路上,龚义军也是卖掉了十几斤,他放松了很多,回家至少是有个交代了。
到了目的地之后,龚勇义把他放在街上人流量多的地方,让他在这儿等着,自己就先去卸货了。龚义军下车后吞了吞口水,这人生地不熟的,没办法不紧张啊。
还好过年的时候赚到钱做了一身新衣服,这回出来就带上了,在车上的时候没舍得穿,这会儿下车了才穿的新衣服。虽然衣服和鞋子都是新的,但是行为上看起来还是很露怯,整个人有点畏畏缩缩,脸和手上的皮肤I看起来也不是城里人。
龚义军总感觉身边的人在对着自己指指点点,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大家最多也只是眼神怪异地看他几眼而已。龚义军深吸一口气,找到一家门面装潢很新的饭店,有些忐忑地走进去。
里面一个大姐正在百无聊赖地擦桌子,见龚义军进去了,上下打量他几眼,不怎么热情地问道,“同志吃点什么?”
龚义军说自己不是来吃饭的,想找一下老板,大姐面带警惕,“你找老板干什么?”
龚义军一脸的真诚,“大姐,是这样的,我们有些特产,想来问一下。。。。。。。。”
不等龚义军把话说完,就被大姐打断了,“不在不在,也不需要,你赶紧走吧,别耽误我们做生意。”
龚义军默默收回自己准备拿肉的手,失落地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