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长辈请完安,虞兰芝就借口回去练字逃离明间。
三舅母的热情,令人难以招架。
寿安望见五娘子虞兰芝行色匆匆走出,立即笑眯眯迎上去,从褡裢掏出一方锦盒,“公子说这个给您玩。”
一只毽子和一条百索躺在盒内,毽子羽毛末端乌黑闪金、底部则是雪白的绒毛,百索是五彩的松江麻线编就,做工相当精致。
不算昂贵,也没有冒犯之意的小礼物,表哥送给表妹的。
虞兰芝看了眼,春樱笑着收下,打赏小厮一粒小银馃子,比礼物贵,既不当众扫了亲戚脸面也没有欠沈舟辞。
回到房中,虞兰芝才发现锦盒底下压着两朵新鲜的香妃茶花。
有时候她还挺佩服沈舟辞的韧性,但凡自己有他一半的功力,说不定早把梁元序追到手。
这厢沈太太照旧同虞二夫人叙着话儿。
这是个标准的商户人家的女儿,能说会道,精明世故,有着与虞兰芝三舅舅截然相反的性格,为人底色还算良善,也不乏一些内宅妇人的蝇营狗苟。
自从迎娶虞兰芝进门无望,沈太太便开始一门心思经营亲戚感情,这条路倒还真让她走对了。
做不成亲家做亲戚,完全不亏。
只要牢牢抱住虞侍郎这条门路,何愁将来四郎捞不到一个大肥缺。
虞侍郎任职的衙门乃六部之首——吏部。在官员的选拔、考核等方面有着极高的话语权,某些权力甚至可以越过尚书,直接做决定。
毕竟尚书参与机要,偏重治国大事,衙门琐碎多半交由副官侍郎全权处理。
此外,那吏部尚书又是虞家二房的亲家。
沈太太几经盘算,嘴都笑裂开,往后她出去说自己和仁安坊陆家沾亲带故也不为过吧。
不枉她在虞二夫人出嫁前,有意交好,稳固了姑嫂之谊。
那时沈太太就琢磨还是探花的虞侍郎不简单,能屈能伸,为了求娶沈家娇女吃尽苦头。
这也是虞老夫人至今不喜虞二夫人的缘故。
虞老夫人咽不下那口气啊,辛辛苦苦养大的嫡次子,最优秀的一个孩子,在外面给小官商户女当狗,直把她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陆老夫人与满眼都是门第的虞老夫人截然相反,只要家世过得去,人品相貌没问题,她更愿意收敛锋芒。
旧事重提,陆大夫人的委屈再次涌了上来,拿帕子一个劲沾眼角,怨道:“我问过七郎的意思,他忙得顾不上,让我随便挑,大老爷也说让我做主,反正都不差,于是我就和宋家心照不宣对上眼,您中途突然来一手,我到现在还没脸见宋夫人呢。”
陆老夫人冷笑了一声,洞若观火的视线就投向她。
陆大夫人咯噔,忙垂下眼帘。
道理她当然懂,不就是外孙也看上璃娘,可七郎才是亲孙儿!便是看上不也应该先给七郎让路么……
然而再多不平也只得咽在心里,并不敢连触老夫人的霉头。
这日晚膳,陆宜洲在四宜馆陪同祖母,饭后祖孙二人叙话。
陆宜洲吃了口婢女剥好的蜜桔,食之无味,摆摆手,婢女福身退下。
陆老夫人云淡风轻地问:“同芝娘相处的如何?”
“回祖母,一切挺好的。”陆宜洲违心道。
人在说违心话时表情多少都会异样,逃不过陆老夫人的眼睛。
“你还没转圜过来?不服气?”她斜了陆宜洲一眼。
“啊?”陆宜洲旋即反应过来,忙摇头,“孙儿不敢,这门亲事您安排的好,孙儿服气。”
光他服气有什么用,剃头担子一头热。
可若对祖母坦言相告,就真的再也无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