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我认识一个毛熊国的商人,她对我们电风扇很感兴趣,想进口一批到毛熊国试试看。”
杨忠国一听,顿时高兴得不得了。
要是真能出口,这不仅仅是销量的问题,更是轧钢厂的产品得到了毛熊国的认可,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到时候肯定会有不少宣传,也算是个政绩了。
他赶紧跟李栋打听那位商人的详细信息。
李栋解释说:“那个商人常常在中俄两边跑,什么买卖都做。
她正好瞧见了我们的电风扇,挺喜欢的。
回头我会让她过来厂里谈,能不能做成,就看你们的表现了。
我现在还在前门街道办,这事不好直接掺和。”
杨忠国听了,兴奋得直搓手。
这可真是个好机会,要是能把电风扇卖到苏联去,轧钢厂在兄弟单位面前也能扬眉吐气了。
毕竟,到现在为止,还没哪个厂能把自己的产品卖到外国呢。
相比之下,李栋倒是挺平静。
毕竟在后来的时代,咱们国家已经是出口大国了,什么东西都能卖到世界各地。
一个电风扇算什么呀,根本不值一提。
而且他觉得,就算这些电风扇真卖到苏联,也卖不了多少,最多也就是挣个名气罢了。
李栋接着说:“电风扇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就算苏联人买,销量也不会太大。
不过我倒是想到一样东西,要是做出来了,肯定能在苏联卖得很好。
回头我画个图给你们,先做个样品试试看。”
还有新产品?杨忠国和旁边的李卫民都吓了一跳。
他们相信李栋的话,毕竟李栋在工业部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之前就听说过他的事迹。
现在他说有新想法,那肯定靠谱。
这就是信心!东西还没影儿,甚至连具体的样子都没想好,但李栋就坚信它一定能火。
杨忠国忍不住感叹:“李栋同志真是技术高手,这方面没人能挑刺。
这就是你的本事,难怪工业部到处都是关于你的传说。
李栋同志,你那边的事什么时候能忙完?早点来厂里吧。
现在厂里正在扩大规模,但我们产品方向还不明确,主要是帮别的机械厂加工零件,自己没什么拳头产品,这样不太主动。”
“就等你来呢。”
“你来带着大家一起改变现状。”
杨忠国这话不是拍马屁,是真的发愁。
李栋笑了下说:“我也快忙完了。”
“这家店是第一家公私合营的,我之前也吹过牛,说一个月之内要把店里利润搞上去一大截。”
“现在差不多了。”
“事情一结束,我就过去!”
李栋走的时候,杨厂长和李主任一直把他送到办公楼楼下,看着他骑车远去。
轧钢厂的食堂和办公区挨得很近。
傻柱刚从厕所回来进到食堂后厨,就看见杨厂长和李主任正客气地送李栋下楼,还目送他离开。
傻柱以为自己眼花了,但那个人确实是李栋。
他疑惑了:为什么杨厂长和李主任亲自送他?他来干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