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
“所有进货出货的账本都记清楚了,没问题。”
黄书记听了也就没再多问。
至于李栋提到给店里和街道办人员的福利,只要他自己能把票的问题搞定,上面也不会过问这些琐事。
不过黄书记还是有点好奇。
他边吃边问会计:
“这家小酒馆赚不赚钱?”
这话一出,旁边的人都竖起耳朵。
盈利才是关键。
就算前面的工作做得再漂亮,要是亏本了,那就全白忙活了。
会计笑眯眯地说:
“还没满月呢,还没到最后结算的时候。”
“但从现在的状况看,至少能翻倍盈利!”
黄书记一听就彻底安心了。
他忍不住又看了李栋一眼,觉得这事挺神奇的。
他了解不少店铺,但大多数都不怎么地。
好多店来了公方经理后,就把私方经理给压下去了,直接接管生意。
人是多了,管事的也多了,可利润却掉得厉害,能和原来持平的都很少。
可李栋这边,真的做到了盈利翻倍。
从刚才外面那热闹劲儿来看,黄书记觉得这里面肯定没什么虚假成分。
不然谁能把生意做得这么红火还不赚钱?
这也是真的。
早上加了早餐虽然赚得不多,但方便了不少人,还拉拢了一些固定的客人。
中午的时候,这个地方就像个快餐摊子一样热闹,大伙儿大多数都没地方坐,有些人从很远的地方跑过来,买了饭带回去吃。
晚上,这家小酒馆照常营业,生意一点没受影响。
看起来要是两头都做,赚的钱能翻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这事看着简单,可谁会想到真有人这样做呢?明明就是个小酒馆,李栋愣是让它变得不一样。
普通人就算有想法,也不敢轻易去尝试。
黄书记忍不住称赞:“李栋同志,你就是有主意,还敢去做。
要不是你,这儿不会有这么大的改变。
想法一变,路子就不一样了。
你这种改革,我觉得值得好好宣传一下,让别的公方经理也能学学,看看该怎么干活!”
说到这里,黄书记也有点生气。
其他店铺的情况太糟糕了。
当然了,那些公方经理好多都不懂经营,在店里瞎指挥,什么都插手,乱搞一通,外行人给内行人指路,这样的结果当然是赔钱。
吃完午饭,大家又去了裁缝铺。
前面的大厅里有不少人,一群人转了一圈,来到后院。
后院也是一派繁忙景象,之前用过的机器全都开动起来,大家都在忙着赶制轧钢厂的工作服。
黄书记看到后也来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