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海里搜扫一下原身的记忆,却不识得眼前这人。
刘老太见他面容清癯,头上儒巾束得端正,几缕发丝从鬓角垂下,藏青色长衫被洗得褪了色,透着几分书卷气,应该是个读书人。
眉眼之间与忍冬有些相像,又想到他刚刚叫自己“亲家”,他应该就是忍冬的舅舅了。
便问道,“哦,可是忍冬的娘家舅舅?”
那人弯腰恭敬行了一礼,“正是正是,小生周儒英,多年未曾登门拜访,今日冒昧前来叨扰,还望勿要怪罪。”
刘老太大度地摆手,“没啥没啥,不知亲家有什么事,咱们进去坐下来慢慢聊。”
既然忍冬来镇上还不忘去拜访舅舅,就说明这个舅舅至少曾经是对忍冬不错的,所以刘老太就算不知道他过来干啥,还是笑脸相迎。
俩人一起进门,秦掌柜见刘老太来了,并且还带了生客,便让小二上了几个店里的招牌菜,知道刘老太不吃酒,又上了一壶上好的春茶。
周儒英见面前一桌子的菜,眼珠子都瞪圆了。
前几日忍冬曾与他提起,婆婆在往这家酒楼送菜,便过来碰碰运气,没想到真的碰到了。
本以为只是进来坐坐喝些茶水,没想到刚坐下,还没点菜,这掌柜的就端上了招牌菜。
刚刚进门的时候他看了挂墙上的水牌,一道金丝鱼面就得卖三两银子,而现在,他们的桌上摆了两碗,更别提还有鹑蛋、鲈鱼之类。
他们又没点,这不是强买强卖吗?
即便他是县令女婿,也不敢如此铺张浪费。
却见刘老太像在自家一样招呼他,推了一碗面到他面前。
“来来来,别客气,先吃点垫垫肚子。”
“不不不。。。。。”
话还没说完,就见刘老太率先三两口吃完面前一碗面。
“走了一路,肚子都空了,吃点东西舒服多了!”
刘老太见他不动筷子,以为他不爱吃辣,“亲家舅舅,怎么不吃?可是不合你的胃口?俺让店家做些清淡的小菜上来。”
“不必不必,小生。。。。。。小生在家已吃过。”
周儒英脑门的汗都冒出来了,心里已经在盘算着,他没吃的菜能不能退了,等会能不能把书先抵在这儿,回家要怎么跟娘子要银子。
他抬起胳膊,用袖子擦擦汗,才说出今日来找刘老太的目的。
“亲家,前几日忍冬来看我这个舅舅,带来了许多吃食,想必都是你精心为她准备,小生也带了薄礼,还望亲家不要嫌弃。”
说着,就拿出那个精致的礼盒给刘老太。
刘老太也没推辞,亲家之间互相赠礼也是正常。
便没有打开看看,直接收了下来。
“俺们都是乡下人,忍冬拿给你的都是俺们自己做的吃食,亲家舅舅不嫌弃才是。”
周儒英连连摆手,“不会不会,实不相瞒,小生有一个十分不好相处的岳父,对任何都不感兴趣,独独在吃食上十分讲究。这几日正好在家吃到忍冬带来的酱,赞不绝口,一直想见见做酱的人。”
刘老太倒是没想到了,她做的酱竟然能让县令感兴趣。
“哦?亲家也觉得味道很好吗?”
周儒英不好意思的垂下头,“实在对不住,岳丈与夫人喜爱,小生还未曾尝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