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太连连推拒,“大人,俺不收钱!你帮了俺家这么大忙,俺感谢您都来不及!况且这酱都是自家做的,不值两个钱!”
书吏却直接将银子放在桌上,“我们大人向来公私分明,您不收钱,大人可不敢收您的酱!”
说话有些冲,吓刘老太一跳。
内心腹诽:收钱收钱,俺收还不行吗?凶俺干什么?
那衙役过来笑着道:“老太太,俺们大人去过秦时酒楼,那边的金丝鱼面就是您供的酱吧?一碗要卖三两银子,我们不知道您卖给那掌柜的多少银钱,但肯定不便宜,这二十两算我们大人跟您买的!”
“好,银子俺收了,你们要不留下来吃顿便饭?”
刘老太收了银子,跟他们客气客气。
孟知县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时辰不早了,老夫还要回清河镇,实在不便!”
“对对对,天色是要黑了,夜路不好走,你们回去注意安全啊!”
刘老太连忙附和着,反正也就是客气一下,不再多留。
几人对刘老太抱拳,“告辞!”
马车渐行渐远,刘老太整个人终于放松下来,跟这官老爷打交道就是累啊。
摸一下兜里的银子,啧啧,今天一天就挣了二十两,真好呀!
心情一下子灿烂无比。
她出了门,见花花与几个闺女踢毽子,心道果然还是个孩子。
“花花,今儿在婶子家吃过饭再回去!”
“不不不,婶儿,俺爹还在家等俺做饭。”
花花听见声音,连忙把毽子踢给知味,体格虽大,动作倒是灵活,踢得很准。
“婶儿今日心情好,就在俺家吃!吃完再给你爹打包回去吃!”
不由分说,一定要花花留下来。
花花憨厚地笑着答应了,主要是,也想跟她家大闺女多待一会儿。
“花花大哥,能给俺们做一个秋千吗?”
刘老太在祠堂里做饭,忍冬帮忙烧火,祠堂外的闺女们央求着花花做个秋千玩。
此时屋内没外人,刘老太明目张胆进空间拿了两条鱼和牛肉出来,想着花花可能吃得比较多,又拿了两刀排骨和三斤肉。
做了红烧鱼、小龙虾、芹菜炒牛肉、排骨汤、回锅肉,煮了周大娘家的豆角。
还用熬酱的大锅煮了整整一锅米饭。
约莫半个时辰,刘老太看米饭快熟了,出来叫知味去赵婶家,喊她们来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