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小说

第七小说>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274章 荆南有变(第4页)

第274章 荆南有变(第4页)

“若交州吴兵大举北调,马安南与五溪苗夷寡不敌众,却可顺沅水进退自如。

“假使交州豪杰起义响应,甚至可合力截击其北上之援,甚至率荆南之众,直捣交州腹地,使孙权雪上加霜。”

众人闻言至此,愈发振奋起来。

阎宇最后向众人补充:

“如今棋局,最关键一环,还需看北面曹魏如何动作。

“若曹魏公卿大臣能看清时机,趁火打劫,南下瓜分孙吴,则孙权这刚刚僭位的皇帝,恐怕立马就要成了天下笑柄,能蜷缩江东苟延残喘已是万幸。

“如是,则鼎立三国,孙吴必成最弱一方,任人宰割而是。”

言即此处没,他顿了顿,语气却是陡然坚定起来:

“不过,不论曹魏如何抉择,我大汉已决意不再与孙权这首鼠两端之徒虚与委蛇。

“所谓联吴抗魏,联小击大,终究过于理想,只因孙权其人,绝不可信,亦不可控。”

众人皆忿然颔首。

联合曹魏打击孙权,看似与旧日战略相悖,但时移世易,这反而是最现实的选择。

“不论如何,伪魏目前国力仍然最强,只要执政君臣尚有理智,便断不会拒绝这瓜分孙吴、进一步削弱汉吴二国的良机。

“再则,伪魏一年已来,不论对汉对吴,未尝有胜,军丧士颓,但凡能吞食江东片地,便足以让曹魏内部主战派气势渐增。

“而一旦真与大汉并力灭吴,曹魏内部恐怕不少人都会以为,一旦孙权这个最大的不可控因素被消灭,仅仅凭曹魏的体量优势,便可将体量弱小的大汉压垮消灭。”

阎宇对局势的剖析条理清晰,直切要害,一众核心的大汉将校,在振奋的精神中各自回营。

夕阳欲沉西山之时。

码头下游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桨橹破水之声。

一艘赤马轻舟如箭般驶入泊湾,舟上一人敏捷地跳上岸,正是讨虏校尉柳隐心腹。

“诸位将军!

“下游秭归的周鲂、孙奂已遣人逆流而上增援,又或打探消息!

“我家柳讨虏与法奉车已有定计,准备将那几千吴人诱入下游兵书峡,聚而歼之!

“廖将军担忧麾下将士出现纰漏而使吴人生疑,故未敢另派心腹前往秭归报信。

“而是顺势让那逆流而来的吴军校尉自行遣人向周鲂、孙奂传递所谓求援消息。”

这消息,说不上是坏是好。

最好的情况,自然是周鲂、孙奂等吴人只遣少数人马上来打探消息,然后被大汉一网打尽。

最后,大汉水师直接干掉所有吴人眼线杀至秭归城下,让吴人根本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

这就类似于当年吕蒙白衣渡江,由于吕蒙麾下吴人身覆商贾白衣,蒙蔽了汉军哨所的将士。

所有汉军哨所尽被吴人袭夺,一直到江陵以南彻底失陷,在襄樊与曹魏鏖战的关公都没收到丁点消息。

而最坏的情况,便是周鲂、孙奂等秭归守将,在见到大江上大量的吴人浮尸、吴船之后,直接料到了潘濬可能已经败了,于是固守秭归,坚壁清野,欲把大汉兵锋阻止在秭归,使不得前。

如今情况,既不是最好,却也不谈不上最坏。

阎宇听完禀报,沉吟片刻,脸上看不出喜怒,沉声道:

“无妨,既然柳讨虏与法奉车已定下计策,便先把这几千吴人先遣部队干净利落地吃掉!

“之后便直袭秭归,不给吴人一点反应之机!

“传令下去,各营即刻埋锅造饭,让将士们饱餐一顿,抓紧时间休息,养精蓄锐。

“一切行动,静待柳讨虏、法奉车信号!”

命令迅速被传达下去。

泊湾内外,山道营垒之间,汉军将士们开始有序用饭,检查刀枪弓弩,铠甲兜鍪。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