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红握紧拳头。
他必须救出林振东,哪怕只有一次对话的机会。
行动计划迅速制定:利用研究院每周一次的家属探视日,伪装成林振东侄子混入。陈医生提供一份真实病历副本作为身份掩护,并告知内部通风管道布局。
行动当晚,大雪纷飞。赵卫红翻越围墙,沿排水管攀爬至二楼走廊。红外监控已被老吴远程干扰,安保系统显示正常画面循环。
他找到林振东的房间,推门而入。
床上无人。
桌上放着一杯未喝完的茶,旁边是一本翻开的《孙子兵法》,书页夹着一张便签,字迹熟悉:
>“若你看到这张纸,说明你比我想象的更快。
>不要找我。我已经进入‘深层适应阶段’,每句话都可能被监听。
>但他们不知道,我每天默背一遍入伍誓词,在心里划下一道红线。
>数据库可以删除,系统可以重建,但只要还有人记得什么是真正的忠诚,
>这场战争就没有输。
>去找1976年的档案。钥匙在‘断裂的枪管’之下。
>??L。Z。D。”
赵卫红怔住。
林振东在用自己的方式抵抗。他主动进入程序,是为了获取核心证据。
他迅速搜索房间,在床底暗格发现一枚微型存储卡,藏在铜徽章复制品内部。插入读卡器,弹出数百份加密文件,其中包括“启明星工程”全球分支地图、梁鸿远藏身地(柬埔寨金边)、以及一段录音??
录音中,梁鸿远与诺瓦首席科学家对话,直言:“中国军队太过庞大,难以完全掌控。我们需要制造一场‘可控危机’,比如边境摩擦,引发内部清洗,趁机替换关键岗位。届时,新一代‘自律型指挥官’将自然上位。”
赵卫红全身冰冷。
这不是阴谋,而是阳谋。他们打算用战争推动变革,用流血完成洗牌。
他销毁存储卡痕迹,撤离前在墙上留下摩尔斯电码刻痕:**“伞仍在传递”**。
三天后,他带着情报返回国内,在云南边境秘密入境。迎接他的是两名军委特派专员,出示绝密授权令,宣布成立“黎明行动组”,由赵卫红担任顾问,统筹反渗透调查。
但他清楚,真正的敌人从未暴露全貌。梁鸿远仍在海外活动,诺瓦研究院继续输出“认知重塑”技术,而国内某些高层仍在推动“智能化人事管理改革”。
某夜,他独自来到北京八宝山烈士陵园,站在徐文彬墓前,放下一朵白菊。
碑文简单:
**“忠诚于信仰,而非权力。”**
他轻声说:“对不起,我是纠察。但我还没结束。”
手机再次震动。
未知号码发来一张照片:一间昏暗房间,墙上投影着“灯塔2。0”架构图,角落写着一行小字??**“基于量子计算的全维行为预判系统”**。
附言:
>“他们在建造新的神庙。你敢再来一次吗?”
赵卫红删掉照片,抬头望向夜空。
北斗七星熠熠生辉。
他回复:
>“只要还有人在风雨中递出伞,我就不会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