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小说

第七小说>霍格沃兹的渡鸦使者 > 436 僵持的战斗(第2页)

436 僵持的战斗(第2页)

露娜微笑,轻声说:“你们也来了啊。”

同一时刻,远在挪威冰洞遗址,那位曾与纳威对峙的兜帽男子缓缓摘下了面具。他的脸苍白如纸,双眼深陷,嘴角却带着一丝释然的笑意。他手中握着半截断裂的权杖,正是当年共识之核崩解时分裂出的一支。

他望着洞顶垂下的冰棱,低声呢喃:“我们错了……不是要统一声音,而是要容纳杂音。”

话音刚落,冰层轰然碎裂,一道光束自天而降,将他笼罩其中。他的身体开始淡化,如同墨迹遇水晕开,最终化作无数光点,随风飘散。而在他消失的位置,一朵从未见过的花悄然绽放??花瓣呈半透明状,内里流动着类似神经元的光丝,每当有风吹过,便会发出极轻微的、类似婴儿笑声的声音。

科学家后来称其为“真相之蕊”,但它真正的名字,只有能听懂植物语言的人才知道:

**“原谅”。**

回到霍格沃茨,纳威终于迈步走下天文塔。他每走一步,脚印都会在石阶上留下短暂发光的痕迹,组成一个个正在演变的符号。当他抵达礼堂门前时,大门自动开启,迎接他的不是人群,而是一片更加深邃的寂静??这一次,连呼吸声都被刻意压低,仿佛全世界都在屏息。

学生们整齐列队,却没有一人看他。他们都低着头,面前摆放着一件物品:或是一块石头,或是一张纸,或是一段录音带。这是他们为“第一句话”准备的载体。

纳威站在中央,举起权杖。他没有说话,只是将权杖轻轻放下,让宝石触地。

霎时间,所有物品同时发光。

石头裂开,露出内部镶嵌的微型星图;纸张上的空白处浮现出动态影像,记录着某个深夜独自哭泣的学生背影;录音带自动播放,传出一段母亲哄睡孩子的歌声,尽管那孩子早已成年。

这些都不是语言,却又比语言更真实。

就在这时,一个稚嫩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是那个曾在三把扫帚递给他枫叶的孩子,此刻正站在队伍最前方,手里捧着一只陶土烧制的小鸟。

“我没有魔法,”他说,声音发抖,“但我昨晚梦见它会飞。你能……让它试试吗?”

全场静默。

纳威蹲下身,伸手轻触陶鸟。他的指尖微微发烫,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他知道,一旦他施加影响,这只鸟的飞翔就不再是象征,而将成为现实的一部分??它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改变周围空气的密度,扰动地脉频率,甚至唤醒更多沉睡的符号。

但他还是吹了一口气。

陶鸟的翅膀轻轻颤动,然后猛然展开。它腾空而起,绕场一周,所经之处,天花板上的古老壁画竟随之变化:原本描绘的四位创始人,如今身后都浮现出新的光环??不再是代表智慧、勇气、忠诚与精明的金环,而是由无数微小人像组成的链条,每一个都是普通人的脸,带着笑、泪、困惑与坚定。

小鸟最后落在纳威肩头,化作一抹永不消散的光痕。

人群中,有人开始流泪,有人捂嘴哽咽,也有人忍不住笑出声来。但这笑声不再轻浮,而是饱含了解放后的轻松。

赫敏走上前,手中拿着一本全新的笔记本。封面上写着三个字:

**《言录》**

她翻开第一页,递给纳威。纸上空白一片。

“请你写下第一个词。”她说。

纳威看着她,又看向众人。他抬起手,指尖凝聚一点银光,缓缓落在纸面。

那一瞬,整个霍格沃茨的灯火齐齐闪烁,仿佛在同步心跳。

他写下的词是:

**“我们。”**

这个词落定的刹那,全球各地同时发生异象。

巴黎圣母院的钟声无故响起,奏的不是法语赞美诗,而是一段非洲部落的呼唤调;德黑兰的清真寺穹顶浮现出用希伯来文刻写的和平祷词;京都的神社狐狸雕像集体转身,面向东方,口中吐出写有中文“理解”的符纸;开普敦的海浪退去时,在沙滩上留下了用玛雅数字编码的数学公式,解开后是一句简单的话:“你们并不孤单。”

更令人震惊的是,所有新生儿在同一夜全部睁开了眼睛??通常婴儿出生后数日才具备聚焦能力,但他们不仅看得见,还对着成人做出了明确的交流手势:有的伸出拇指,有的轻拍胸口,有的甚至尝试发音,吐出的音节竟与当地濒危语言高度吻合。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