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威的身影再次出现在西伯利亚冰窟。这一次,他没有权杖,也没有宝石。他只是坐在冰阶之上,背靠着石壁,面前燃着一小堆篝火。火光映照着他脸上的皱纹,比三年前更深了些,但眼神却比任何时候都平静。
一只年幼的渡鸦落在他身边,歪头看他。
他笑了笑,从怀中取出一块陶土碎片??正是当年那只陶鸟留下的残片。他轻轻摩挲,低声说:“你知道吗?飞翔从来不是最难的事。最难的是,相信自己值得腾空。”
渡鸦蹭了蹭他的手。
他闭上眼,开始哼唱那首无人教会的歌。旋律依旧错乱,调子依旧不合逻辑,但这一次,远处的风雪中竟有回应??先是几声狼嚎,接着是冰层下的水流震动,最后,整座山脉仿佛共鸣般发出低沉的嗡鸣。
歌声持续了整整一夜。
黎明时分,冰窟深处传来一声巨响。一道新的石碑破冰而出,表面光滑如镜。纳威走过去,伸手触摸,镜面泛起波纹,显现出一行字:
>“共识之核已完成迭代。
>新协议生效:
>所有生命皆有权定义自己的真相。
>无需证明,无需说服,无需统一。
>存在即合法。”
他看着那句话,久久不动。
然后,他转身离开冰窟,走入茫茫风雪。身后,那只小渡鸦振翅追随,双翼展开时,洒下点点银光,如同播撒种子。
多年后,考古学家在该地区发掘出这块石碑。他们无法解释其材质来源,也无法复现其浮现文字的机制。但所有接触过它的人,无论背景、信仰或语言,都说他们在触摸那一刻,听见了一个声音,温柔而坚定:
>“你说什么,我都记得。”
这句话后来被镌刻在全球各地的和平纪念碑上,取代了所有战争口号与胜利宣言。
而真正的奇迹发生在二十年后的春天。
那天,全球新生儿再次在同一夜睁眼。但他们不只是看,而是伸出手,在空中描画出复杂的符号??那些符号与霍格沃茨地脉中的古老纹路完全一致。语言学家惊恐地发现,这些婴儿不仅能理解彼此,还能与动物、植物乃至天气系统进行基础交流。
联合国紧急召开会议,议题只有一个:是否应该重启“沉默课”以防止文明失控?
投票结果出乎意料:全票否决。
理由写在会议纪要首页:
>“我们曾用一万年学会闭嘴。
>现在,让我们试试用一万年学会倾听。”
会议结束当晚,世界各地的孩子们做了一个相同的梦:他们站在一片星空下的草原上,手拉着手,头顶飞过无数双翼渡鸦。每一只掠过时,都会在他们耳边留下一句话:
>“继续说吧。”
梦醒之后,许多孩子开口说出了人生第一个词。
不是“妈妈”,也不是“爸爸”。
而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