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小说

第七小说>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 第464章 我们认识吗(第2页)

第464章 我们认识吗(第2页)

回程途中,他们在一处小镇歇脚。夜深人静,客栈小院里燃起一堆篝火。梨月和佑安偎在一起听徐清盏讲江湖故事,笑声不断。晚余坐在石凳上,望着跳跃的火焰出神。

“你在想什么?”沈长安递来一件厚袍。

“我在想,如果当年我没有嫁给祁让,会不会早就跟你走了?”她轻声问。

“不会。”他摇头,“那时我们都太年轻。你父亲逼你联姻,是为了保全家族;我执意上书揭发贪官,也是为了心中道义。我们都被时代裹挟着前行,谁都没错,只是生错了时候。”

“但现在呢?”

“现在我们活着,且自由。”他握住她的手,“这就够了。”

几天后,车队返京。刚入城门,便有快马飞驰而来,传报急讯:皇后联合几位老臣,趁太后离京之际,擅自开启乾清宫密库,宣称发现“先帝遗诏副本”,内容竟与晚余所持手谕完全相反??称其“性情乖戾,不宜摄政”,应由皇后临朝称制!

更可怕的是,她已命人将此事奏请宗人府审议,并拟于三日后召开大朝会公议废后之事!

“她这是要彻底抹杀你的合法性。”徐清盏怒不可遏,“简直疯了!”

晚余却异常平静。她坐在轿中,掀开帘子望向皇宫方向,嘴角浮现一丝冷笑:“她以为我不在京就能动摇根基?真是天真。”

当晚,她未入宫,反而驻跸于护国寺。翌日清晨,亲自主持法会,为北疆亡魂超度。京城百姓闻讯纷纷前来祭拜,万人空巷。僧侣诵经之声响彻云霄,香火绵延数里。

与此同时,沈长安暗中联络七十二寨首领,三十六门派掌门齐聚京郊,以“护法”名义陈兵二十里,剑指皇城。江湖各路豪杰联名上书,称:“太后仁德昭昭,若有不测,天下共讨之!”

第三日大朝会上,当皇后得意洋洋地呈上所谓“遗诏副本”时,晚余缓步走入大殿,身后跟着手捧灵位的梨月与佑安。

“诸位可还记得,三年前那场大火?”她环视群臣,声如寒冰,“祁让临终前告诉我,真正的遗诏共有三份。一份交予我,一份藏于宗人府密匣,最后一份,则封存在乾清宫佛龛暗格之中,唯有太后与皇帝共同开启方可取出。”

众人哗然。

“巧的是。”她淡淡道,“昨日超度法会结束,一名老僧送来一只残破木匣,说是当年一位宫人临死前托付。里面正是那份失踪已久的第三份遗诏。”

内阁首辅亲自查验,确认玉玺无误,笔迹一致。诏书中赫然写道:“朕深知皇后野心难驯,恐其乱政,特命皇贵妃林氏总揽朝纲,镇压奸佞。若有妄图篡改国策、胁迫幼主者,无论亲疏,皆可诛之!”

皇后当场昏厥。

三日后,圣旨下达:皇后林氏(与晚余同姓不同族)因伪造圣旨、图谋政变,贬为庶人,幽禁冷宫;其党羽二十三人或斩或流,朝堂为之一清。

又过半月,晚余在太极殿召集文武百官,宣布一项震惊朝野的决定:自即日起,推行“新政十策”??废除贱籍、开放言路、整顿科举、裁撤冗官、设立义学、鼓励农耕、减免赋税、严惩贪腐、重建律法、扶持商贾。

“这不是我的野心。”她在朝会上说,“这是祁让最后的愿望。他曾对我说:‘若我死后你能掌权,务必替我完成这十件事。因为我做不到,但我希望有人能做到。’”

百官动容。

只有沈长安知道,那些话,其实是他在狱中写给她的信里提过的理想。祁让只是偷听了他们的对话,再冠以帝王之名说出罢了。

春去秋来,两年光阴如水流逝。

佑安渐渐长大,聪慧果决,颇有明君之相。他在母亲教导下每日勤学不辍,十四岁便能独立批阅奏章。梨月则跟随沈长安习武读书,立志要做“天下第一个女将军”。

这一年冬至,晚余正式向天下发布《退位诏书》:

“吾以妇人之身,承先帝遗命,摄政六载。期间革弊兴利,社稷安宁。今新帝年已十五,德才兼备,足以亲政。故自即日起,辞去太后之位,归隐江湖,不问朝事。愿我大胤江山永固,万民安康。”

诏书一出,举国震动。百姓自发焚香祷祝,称其为“圣母太后”。许多官员涕泪交零,伏地叩首,恳请她留下。

但她心意已决。

离宫那日,天降瑞雪。整个京城万人空巷,夹道相送。孩子们手持红灯笼,唱着新编的童谣:“太后娘娘走江湖,带走一片白云霞;留下太平好年景,家家户户乐开花。”

沈长安驾着一辆朴素马车等在玄武门外。车上挂着一盏风灯,写着两个字:**归途**。

晚余最后一次回望紫禁城。金瓦朱墙在雪中显得格外寂寥。这座困了她半生的牢笼,终于再也锁不住她的心了。

她转身登车,帘幕落下。

马蹄声响起,渐行渐远。

梨月和佑安站在城楼上挥手,直到那辆小车消失在茫茫雪原尽头。

“母后真的不会再回来了吗?”佑安轻声问。

祁望抚摸他的头:“有些人,注定不属于宫殿。她们属于山河,属于星辰,属于自由。”

多年以后,江湖上流传着一个传说:北方深山中有座竹屋,住着一对神仙眷侣。男子白衣胜雪,剑术通神;女子素裙淡妆,棋艺无双。每逢春暖花开,他们会带着一儿一女泛舟湖上,笑谈古今。

有人说,那女子曾在梦中听见凤凰鸣叫,醒来时枕边多了一支银簪,上面刻着四个小字:

**此生长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