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小林!”
林秀丽:“是刘嫂子,我去看看,”她出门一看,是刘嫂子夫妻来拜访,两人手里还提着东西,林秀丽便说,“刘嫂子你们来了还拿什么东西,你是跟我见外了?”
刘嫂子知道她不说清楚林秀丽肯定不会收,所以忙解释说:“今天我们拿过来的东西不值钱,都是我老家那边寄过来的山货,小林你一定要收下。”
老刘也说:“我家几个孩子也吃了林编辑很多零嘴儿,林编辑不收,以后婷婷他们不敢上门了。”
话说到这里,林秀丽确定只是山货后,才收下来:“刘嫂子,你们老家知道你上报纸的事了?”
刘嫂子顿时露出大大的笑容,看着老刘说:“我家老刘专门打电话回家说这件事,现在我们那一片都知道我上报的事了!”
老刘也笑:“还得谢谢林编辑把春花写得那样好,哎呀,我一看那篇故事,猛地发现,我家春花有多不容易,为我们小家庭付出了那么多。”
老刘和刘春花感情好,两人又是同一条村子出来的,多年来互相扶持,以前老刘也尊重感谢爱人刘春花,因为兵团这边一穷二白的时候,刘春花愿意过来随军,老刘感激刘春花一辈子,现在林秀丽一篇文章,让老刘发现,他体会的还不够深啊,有很多地方刘春花做了,却是他没留意的,还有现在习以为常的刘春花工作和学习,原来刘春花付出了那样多的努力,老刘真为刘春花感到骄傲。
而且这篇文章还为他们家带来了无形的各种好处,老刘跟刘嫂子一样非常感激林秀丽。
林秀丽摆手:“那是因为刘嫂子好,不然我也写不出来那篇文章。”
顾凌云从屋里出来,老刘热情地拉着顾凌云说话,林秀丽随两人去,她也拉着刘嫂子说话。
正好刘嫂子也有很多话想对林秀丽说:“小林,你不知道,因为你这篇文章,我们厂也表扬我了,今年的优秀个人选了我,还有部队这边,老刘也被领导夸了,哎,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谢谢你,你这篇文章一写,我们全家受益。”
林秀丽说:“刘嫂子你值得啊,我文章写得好,我工作上也得了很多夸奖,凌云还说沾我光了。”
刘嫂子顿时哈哈一笑:“我家老刘也是沾我光出名了一回,以后啊,我刘春花在我们那两个刘家也不是无名无姓的人了,我在娘家婆家族谱都添了一笔,现在我也是有名气的人了。”
林秀丽拱手:“恭喜恭喜。”
“咱们院里我也算是一号人物了。”刘嫂子真是不高兴都不行,脸上的笑容就是停不下来。
家属院里很多人想要让林秀丽也给他们写一篇故事,但林秀丽不打算再写军嫂,她向报社申请下一篇采访人物,最好选择一位最早来支边的同志,这样的同志身上的经历丰富,也符合他们励志的主题。
最后选来选去,林秀丽选中了赵美琳的母亲,这位也非常具有代表性。
而林秀丽的第二篇人物故事延续第一篇的顺利,人民群众爱看的故事,那必须继续办下去。
这个版块并不是专门刊登林秀丽写的文章,还接受投稿,林秀丽负责审稿,随着刊登的文章多起来,这个故事版块终于固定下来。
林秀丽是最满意的,人物故事板块办成功了,证明她的工作进步了嘛。
嗯嗯,事业也很顺利,很好很好——
作者有话说:更新[垂耳兔头]
第75章
时间飞逝,眨眼到了一九七二年。
“林副编,明天见啊!”
“林副编,下班啦。”
林秀丽一路往报社门口走,一路回应大家的话:“下班啦,大家好好放松一下,明天上班见。”
林秀丽这几年在日报这边做出不少成绩,得到李主编的重点培养,再过几年李主编到了退休年龄,林秀丽就会被提上编辑部的主编位置,不过林秀丽觉得现在她头上有李主编这尊大佛,她在下面当个副主编的小日子过得更自在一些,毕竟当主编辑压力不是一般大,李主编这几年的头发是越来越少了,咳咳。
“李主编,您也准备回家呀。”林秀丽见到李主编,赶紧停下来打招呼。
李主编对着林秀丽颔首:“嗯,回了,你的工作安排好了?”
林秀丽点头:“好了。”
李主编摆摆手让林秀丽回家去,不用再磨磨蹭蹭了。
林秀丽跟李主编也不客套,这么多年了,两人有点像师徒关系,不用太讲究。
脚步轻快地走到门口,林秀丽先是去推出自行车,然后毫不意外地在报社门口看到顾凌云,不过这不影响她,满脸欢喜:“凌云~”
顾凌云早已经看到林秀丽,不等林秀丽喊他,他已经迈开大长腿走过来:“我来推。”
顾凌云难得没有穿军装,而是穿了林秀丽给他做的一身衣服,白衬衣黑西裤,这样简单却又十分挑人的衣服穿在他身上,让他看起来跟军装时不同,是不一样的感觉,在林秀丽看来,顾同志一如既往靠脸大赢特赢,他靠着脸硬帅,一身气势比十年前收敛不少,但让他看起来更有大佬气势了。
林秀丽乐淘淘地点头:“我做的衣服真好看。”
顾凌云不常笑,但他在林秀丽面前总是很愉快,他不笑的时候,林秀丽也知道他心情很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