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小说

第七小说>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丈夫(第3页)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丈夫(第3页)

他抬头环视众人:“所以他不需要活着。只要有人相信他还活着,他就永远不死。”

朝堂陷入死寂。

三日后,刘进颁布《求真令》:凡举报“天网”余孽者,不论身份,一律重赏;凡伪造神迹、散布谶纬者,无论官民,皆处极刑;同时在全国增设五百所村塾,确保每乡至少有一名明政毕业生任教。

更重要的是,他下令重启“天文台计划”??十年前因经费不足搁置的工程。这一次,不仅要观测星象,更要制造望远镜、改良浑仪,彻底揭开宇宙奥秘。

“我要让每个孩子都知道,流星不是神谕,而是太空中的石头;雷电不是天怒,而是云层放电。当科学成为常识,迷信自然无处藏身。”

与此同时,青鸾率团留在西域,成立“西陲明政总会”,统辖沿途十七座学堂。她还将那半截骨笛熔铸成一口铜铃,悬挂于总会门前,取名“醒心铃”。每逢月初,便会敲响三声,提醒所有人:勿忘初心,慎思明辨。

然而,风暴并未停歇。

一年后,岭南传来异象:赵氏祖祠废墟之上,一夜之间长出一片血红色莲花,花瓣上浮现文字:“因果未尽,轮回不止。”当地官员不敢擅动,急报朝廷。

刘进亲赴南越。

当他踏入祠堂遗址时,只见残垣断壁间,莲池如镜,倒映苍穹。他蹲下身,轻轻触碰一朵莲花,指尖竟渗出血珠,与花瓣颜色融为一体。

青鸾赶来时,看见他坐在池边,神情恍惚。

“你怎么了?”她问。

“我梦见了祖父。”刘进低声说,“他站在阿房地宫深处,手里拿着那枚玉环,对我说:‘你以为你在破茧?其实你只是爬出了旧茧,又要织新的网。’”

青鸾沉默片刻,忽然笑了:“那你告诉他了吗?新网不一样。它不囚禁,它通四方;它不遮眼,它让人看得更远。”

刘进抬头看她,眼中雾气散去。

他站起身,从怀中取出那半截骨笛,走向莲池中央的石台。

“赵氏守护平衡千年,如今我愿承此责。”他高声道,“但从今日起,平衡不再靠牺牲与隐忍,而靠选择与清醒!若天地有灵,请听我誓??”

他用力将骨笛投入池中。

刹那间,红莲尽数凋零,化作灰烬随风飘散。

天空裂开一道微光,似有星辰坠落,落入池底,激起涟漪阵阵。

自此,南越再无异象。

五年后,第一条“明政大道”全线贯通。

从长安至大夏,七条主道纵横交错,沿途驿站三百,医馆八十,学堂四十六。商队往来不绝,驼铃声声入梦。更有奇事:一名龟兹少年凭借明政院颁发的“通才证书”,竟被长安太学聘为西域史讲师,成为中国首位胡人博士。

刘进六十大寿那年,天下太平,岁稔年丰。

百官再次请上尊号,他依旧拒绝。

只在宴会上笑道:“你们总想把我供上神坛。可我最怕的,就是被人当成神。神不用吃饭,也不用挨饿;神不会犯错,也不会后悔。但我不是神。我饿了会馋饺子,累了会打盹,错了也会痛心。”

他举杯敬向四方:“所以我宁愿做那个深夜还在批阅奏章的人,那个听见百姓哭声就会失眠的人,那个明知前路艰险却仍不肯回头的人??请叫我‘守夜人’,就够了。”

那一夜,全国再次燃灯。

万里河山,灯火通明,宛如星海倒悬。

而在遥远的东海孤岛,那位白发少年再次伫立海边。

他手中那枚锈迹斑斑的铁券,终于被他扔进了浪涛。

“也许……”他望着东方璀璨的光海,轻声呢喃,“真正该追随的,从来不是某个名字,而是那束不愿熄灭的光。”

潮起潮落,玉环沉底,余音散入风中。

东方再启,旭日初升。

新的一天,开始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