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复说着早就规划好的思路:“吕掌柜,这种新式流水化作业的工厂,能容纳数千工人,一年产出数万乃至十万套军服。贵号那种一大堆小作坊的集合体,又如何能比得上这种?祥云布号只要有两三个这样的工厂,你吕德昌
就是江南那些巨富也比不上的豪门!”
数千人的工厂?一年产出数万套军服?
韩伯爷描绘的这套宏伟蓝图,说得吕德昌心中发痒,蠢蠢欲动。
“呃,那敢问伯爷,这工厂既是官民合办,大家各出多少银子?”吕德昌问出了自己最想问的问题。
韩复不急着回答吕德昌的问题,又摸出一支金顶递过去,这次吕德昌是打死也不敢让伯爵给自己上火了。
他也不勉强,意思到了就行。
这才微笑着开出了条件:“此一座大型纺织厂,初步规划占地五十到一百亩,石料、土方、木材、瓦片、水泥。。。。。。”
立在一边,始终没有说话的吕继业忍不住插口道:“伯爷,水泥是何物?”
韩复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没有回答,而是继续说道:“还有石灰、沙、涂料、铁钉、玻璃等等。基础的土建,大概是上万两。其他还有一个中大型的水利设施,配套数百台水力纺纱机,以及改良的织布机,这又是一万两。
这些建成之后,还要一万两的启动资金,算下来大概三万两左右。
韩伯爷刚才又是水泥,又是玻璃,又是什么水利设施,听得吕德昌脑壳发昏,但最终作价三万两的话其实还行。
大家各自承担一部分,对于吕德昌来说,属于可以接受的范畴。
“伯爷,敢问小人要出资几成?”吕德昌问。
韩复望着他,轻轻吐出两个字:“全部!”
“啊?!”吕德昌、吕继业立时瞠目结舌,大叫起来。
“全……………全部?”吕德昌强忍着那种要倒下去的眩晕感:“伯爷不是说,说官办民营么?何以,何以官家分文不出?”
“谁说官家分文不出了?这土地就由官家拨给,靠水边的连片的百亩良田,吕掌柜算一算,岂是寻常人家花钱能买到的?还有良好的、安全的生产环境,又岂是花钱能买到的?"
韩复表情很是严肃:“刚才继业问水泥是何物,这个问题很好。其实不止水泥,像是大型水力纺纱机,改良织机,玻璃,以及流水化作业的标准,大型工厂之规划,都是此时普天之下,花钱也买不到的东西。这些技术,价值
何止万万?”
吕德昌人都麻了。
他承认韩伯爷说的有道理,但,但这还是给他一种空手套白狼的感觉。
最为关键的是,他还有着无法克服的现实困难。
“这。。。。。。大人明鉴,小人祥云布号柜上实在无这许多的银两。”
祥云布号过去一年多,从军中拿了巨量的订单,确实也赚了不少钱。但一万两银子还能掏空家底勉强拿出来,再多一点的,也可以从大户、钱庄手里融资,但三万多两实在拿不出来啊。
“本如何不知贵号的难处?放心,只要吕掌柜与本镇订立合同,本镇将会为贵号提供长期无息借款。”
“呃。。。。。。啊?”
吕掌柜都不知道自己今天第几次发出这样的声音了。
但他确实感觉脑子已经不会转了,只觉得韩伯爷那里一个套路接着一个套路,把自己玩弄于鼓掌之上。
这,这怎么连无息借款都出来了呢?
“三万两也能贷?"
“十万两都行!”
“还。。。。。。还是无息?”
“一个铜板的利息也不要,并且最低两年。”
“这。。。。。。”吕德昌是真的有点懵:“这天底下哪里还有这样借款的?敢问伯爷,这银子是从哪家钱庄贷的?”
“襄樊银行!”韩复吐出这四个字,然后又补充道:“乃是我襄樊镇官办银行,信用由襄樊镇和本藩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