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升安保级别:格物院列为禁地,增派精锐士兵守卫,设立多重岗哨和巡逻制度。所有人员,无论中外,进出皆需严格审查和登记。
2。严格管理制度:建立详细的人员档案和保密等级制度。核心研究区域实行分区管理,不同级别的研究人员权限不同。所有研究笔记、图纸、实验数据均需编号归档,查阅需严格审批。
3。内部监控:授权锦衣卫在格物院内部设立秘密的“暗哨”,监视可疑行为,防患于未然。
4。引导舆论:朱由检也意识到,完全封锁并非上策,可能引发更多猜测和更疯狂的窃密行动。他指示宋应星,可以有选择性地定期公布一些基础性的、不涉及核心机密的科研成果,甚至可以筹备发行名为《皇明格物学报》的学术期刊(初期仅限国内发行),既展示大明开放的学术态度,吸引人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掌控学术交流的方向,将潜在的情报风险,转化为文化影响力和学术话语权争夺的阵地。
格物院从此笼罩在一层森严的保密氛围之下,但内部的学术探索之火,却在更好的保护下燃烧得更加旺盛。
御麦丰年,北地无忧
金秋时节,帝国北方广袤的土地上迎来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丰收年。司农寺大力推广的“御麦”(玉米)和“土芋”(马铃薯),在经过小范围试种成功后,迎来了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收获。
来自北疆、山西、陕西、河南等地的喜讯通过驿道和新兴的电报网络,雪片般飞向北京的户部和司农寺。各地的报告中都充满了惊喜和赞叹:
?“晋北忻州报:坡地所种御麦,株高穗大,亩产远超黍粟,山民喜极而泣!”
?“陕西北地榆林报:沙地试种土芋,竟得丰收,块茎硕大,易于储存,可充军粮民食,边军称善!”
?“辽东辽阳报:御麦与豆类套种,长势尤佳,今岁粮储大增,实赖天赐嘉禾!”
最显著的成效体现在北疆屯垦区。以往,戍边将士和军户的口粮很大程度上依赖从内地长途转运,成本高昂且易受干扰。如今,大量种植的玉米和马铃薯成为了军粮的重要补充。玉米磨成的面虽然口感略粗,但耐饥顶饿;马铃薯则易于储存,可鲜食也可晒干,极大地丰富了戍边生活的饮食,也显著减轻了后勤压力。许多屯垦点实现了粮食部分自给,甚至有了余粮可以接济附近的土著部落或用于交换其他物资。
朱由检仔细翻阅着户部呈上的汇总报表,上面清晰地显示着北方主要行省粮食储备量同比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以往较为贫瘠的地区。他深知,这种“静悄悄的革命”意义何其重大。对于一个以农立国的庞大帝国而言,粮食的丰足是社会稳定、人口增长、国力强盛的最根本保障。这两种高产、耐瘠作物的成功引种,其长远价值,丝毫不亚于一场开疆拓土的军事胜利。
他欣然提笔,在司农寺的请功奏折上批示:“御麦、土芋之利,初见成效,此乃上天眷顾,亦赖司农诸卿及地方官吏推行得力。所有推广有功人员,着吏部考核,优叙嘉奖。并命司农寺将种植、储藏、食用之法,详加总结,刊印成册,颁行天下,尤以南方山地、丘陵诸省为重点,务使嘉禾之利,惠及万民!”皇帝的肯定和推广决心,预示着这场农业变革将以更快的速度向帝国全境扩散。
星图脉络,生机盎然
静夜,朱由检的意识徜徉于那幅愈发宏大、精细的国运星图之中,感受着帝国肌体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北疆的光域,此刻显得异常稳定和明亮。那条代表电报网络的“神经”光脉己然深深扎根,不仅主干强壮,衍生出的支线也清晰可见,将前沿堡垒与指挥中心紧密相连。在这张信息网络的支持下,代表明军驻防的光点运行有序,反应灵敏。而曾经频繁闪烁、代表哥萨克侵扰的红色光点,如今己近乎绝迹,只剩下零星几点在遥远的北方边缘徘徊,再也无法对核心光域构成实质威胁。整个北疆,呈现出一种积极防御、牢牢掌控的态势。
跨越太平洋,美洲西海岸的景象也令人欣喜。“金山城”的光点己经发展成一个稳定的光团,而其南方的“盐场堡”光点也己然亮起,两个光点之间由一条虽然还不算宽阔、但清晰可见的光带连接着,标志着一个小型殖民网络的初步形成和内部联系的加强。光团内部,代表农业引种成功的淡绿色生机之光愈发明显。
帝国本土,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光域,因“御麦”、“土芋”的丰收和推广,显得更加“厚实”和“肥沃”,一种代表粮仓充实、民生安定的暖黄色光芒弥漫其间,为整个帝国的光域提供了坚实的基底。
格物院的方向,光芒依旧璀璨夺目,代表着持续的创新活力。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其外围笼罩着一层若有若无、却异常坚韧的微光屏障,那是加强安保后形成的防护层,既隔绝了外部的窥探,也使其内部的火焰燃烧得更加纯粹和专注。
然而,朱由检也清晰地看到,星图之外,那代表未知与挑战的迷雾依然浓厚。欧洲方向,代表英、法等国的光斑并未因暂时的挫败而黯淡,反而在警惕和嫉妒的驱动下,光芒中透出更加复杂的算计。海外的航路、遥远的陆地、科技的竞争……未来的挑战只会更加复杂和激烈。
“守成之余,更需进取。”朱由检心中默念。稳固的边疆、丰收的粮仓、领先的科技,这些都只是帝国崛起的坚实基础,是“守成”的资本。但真正的鼎盛,在于能否持续引领时代的浪潮,在于能否将影响力更深入、更持久地投射到全球舞台,在于能否在即将到来的、更高级别的文明竞争中牢牢占据先机,甚至制定规则。
他的目光,越过眼前的安定繁荣,再次投向了那象征着无尽可能的格物院深处,投向了那己初现端倪却潜力无限的“电”之秘境,投向了波涛万顷的远洋和广袤无垠的未知大陆。帝国的航程,才刚刚启航,更壮阔的篇章,等待着他去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