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望蹲下来,轻轻抱住她:“你已经是了。”
就在这时,胶囊中的蒲公英种子突然颤动了一下。一道极细微的绿芽破壳而出,虽不足半毫米,却在火星稀薄的大气中顽强伸展。土灵惊呼:“检测到未知生物活性反应!该植株正通过银髓共振吸收环境信息,其生长速率……不符合现有生物学模型!”
李望小心翼翼取出种子,放在掌心。那抹嫩绿仿佛感知到了什么,竟缓缓转向地球的方向。
“它在认路。”她喃喃道。
与此同时,地球归心基地。
李林东正坐在灯下翻看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那是赵桂英偷偷保留下来的陈教授遗稿复制品,纸页脆弱得几乎一碰即碎。他戴着老花镜,逐字逐句地对照银鼎解码出的语言代码,试图理清“地魂”为何会重现这些早已湮灭的文字。
“种我于尘,收我于天……”他念着,手指停在“魂归故土”四字上,久久不动。
窗外,夜风拂过麦田,沙沙作响。忽然,书页无风自动,翻到了最后一页。原本空白的纸面,竟浮现出一行新写的字迹,墨色湿润,像是刚刚写下:
>“根不断,则火不熄。”
他猛地抬头,四顾无人。只有墙上挂着的老式挂钟滴答走动,指针恰好指向凌晨三点十七分??正是当年林秀兰送来热汤的时刻。
他颤抖着手摸向那行字,指尖触到纸面的瞬间,一股暖流顺着手臂涌入心脏。他闭上眼,仿佛又看见那个披着冰雪的女人推开木门,笑着说:“老李,趁热喝。”
“姑奶奶……”他哽咽着,“我没忘。一粒米都没糟蹋。”
第二天清晨,赵桂英坐着轮椅来到实验室。她一眼就看出李林东一夜未眠,眼下乌青,但眼神明亮得吓人。
“你见着她了?”她轻声问。
李林东点点头:“不止她。他们都来了。”
赵桂英沉默片刻,调出最新数据图谱。银髓网络的情感共振曲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规律波动,频率与人类集体冥想时的脑波高度吻合。更惊人的是,在火星、南极、撒哈拉、亚马逊等十二个核心节点,同时出现了相同的植物萌发现象??全部源自地球古老物种的休眠种子,其中七例此前被认为已灭绝。
“这不是自然现象。”她说,“是地魂在唤醒沉睡的生命。它不只是记忆载体,它是生命的母体。”
李林东盯着屏幕上的影像:一株野生大豆在火星模拟土壤中破土而出,叶片展开的刹那,表面浮现出细密的汉字纹理,正是《齐民要术》中关于轮作的记载。
“所以,它要把我们丢掉的东西,一样样找回来?”
“也许。”赵桂英望着他,“但它真正想找的,是我们弄丢的心。”
两人正说着,警报再度响起。但这一次,不是红色,而是金色??全球共治委员会启动“文明传承协议”,邀请所有银髓节点代表参与《守土志》首章撰写仪式。邀请函末尾写着一句话:
>“请带一粒种子来。”
李林东笑了。他起身走进储藏室,从一口老旧的樟木箱中取出一个小布包。打开层层包裹,里面是一撮黑褐色的泥土,来自北大荒第一块开垦地。他在最上面放了一颗饱满的麦粒??那是今年新收的“银星一号”,专为星际种植培育的品种。
“就带这个去。”他说。
赵桂英看着他,忽然说:“你知道吗?昨天夜里,全球有超过十万名老人做了同一个梦。梦见自己年轻时跪在地里播种,抬起头时,看见无数孩子站在身后,手里都捧着土。”
李林东顿了顿,把布包小心放进衣兜。
“那就让他们看看。”他轻声道,“什么叫薪火相传。”
一周后,联合国总部改建的“守土大厅”内,来自五大洲的代表齐聚。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农,有皮肤黝黑的渔夫,有戴头巾的牧羊人,也有穿校服的学生。每人手中都捧着一小份土壤或种子,放在中央的共鸣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