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小说

第七小说>大唐西域记通俗演义 > 第十八回 殑伽遇贼上兜率 提婆旧寺降外道(第3页)

第十八回 殑伽遇贼上兜率 提婆旧寺降外道(第3页)

国境内庄稼茂盛,果木繁密。气候温和,风俗良善温顺,喜爱学术技艺,信仰外道。天祠有几百所,在里面修行的异道信徒甚多。

寺院有两所,僧徒甚少。都研习小乘佛教。

玄奘他们住进都城西南的一所寺院。

有座旧寺院,是提婆菩萨写作《广百论》挫败小乘、降服外道的地方。

听说是提婆菩萨,能清、能净、能自马上回忆起在窣禄勤那国的时候,看到殑伽河岸边人群聚集沐浴,被提婆菩萨劝导的场景。

玄奘说,提婆菩萨,我们大唐语言称为“天”。又问:“还记得提婆与外道怎么辩论的么?”

能清回答说:“记得。”

玄奘说:这场辩论就发生在这里。

当初,提婆菩萨从南印度到这所寺院时,城中有个外道婆罗门,善于谈论,极富盛名。他有雄辩的口才,辩论技巧极佳,善于从“名”入手,反复推问,不断质疑,使人无话可对。

能自抢着回答,说:“这外道知道提婆知识广博精深,洞悉深奥的道理,就想挫伤提婆的锋芒,就依据名字发问。”

能净也笑着说:“这外道不断追问提婆菩萨你叫什么名字?我是谁?你是谁?提婆菩萨反复回答‘我是天’‘我是你’‘你是狗’,把外道弄得不会如何回答。”

能清、能自,都笑起来。

玄奘问:“你们从中悟到什么道理没有?外道又为什么敬佩提婆菩萨?”

徒弟们一时陷入沉默。

能清迟疑地说:“提婆菩萨是不是在表达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固定实体的道理。”

玄奘肯定能清的认识。正欲再说下去,一阵微风吹来,一股淡淡的香味随风入鼻。

能自不顾师父讲什么,贸然打断师父的话:“这是什么花香,清远绵长。”

能净顺着香味飘来的方向,说:“香来自禅院后面。师父,我们去看看可否?”

玄奘说:“好吧。”

能清请一名寺僧过来,在寺僧的带领下,师徒寻香而去,转过禅院便见一处高大树林。“好香!”能净赞道。

寺僧介绍说:“这是瞻博迦树。”

玄奘对徒弟们说:“瞻博迦树,又称占博迦、瞻波、瞻匐,意思是金色花树。你们看,这花树树形高大,花瓣似莲而稍瘦,外紫,内淡黄。”

能清,能净、能自都围过来。这树果真高大,叶面光滑,足有六七寸长,页里粉白,抚之有软毛。树花黄色,粲然若金,嗅之芳香扑鼻。树皮、树叶与花皆可入药,以此花制成的香,称为瞻匐花香。

瞻博迦花树林中,有座无忧王时代所建造的佛塔,塔基虽然倾斜陷落,但仍有一百尺多高。从前,如来曾在这里降伏外道,旁边有收藏如来头发、指甲的佛塔,以及如来散步的遗迹。

第二天一早,能自给能请说:“师兄,我从寺里的僧人哪里听说都城里有座天祠,装饰得光彩耀人,有很多灵异之事。你和师父说说,我们去看看吧。”

能清答应了。候师父洗漱完毕,说:“师父,听师弟说,附近有座异教天祠,我们可否去看看?”

玄奘说:“可以啊,我们佛教本来就是在与异道的辩论中得到光大的。”

能清高兴招呼能净、能自一起和师父出门前往天祠。

路上,玄奘要能自说一说这座天祠的事。

能自赶忙上前,随在师父右侧,说:“听寺僧说,根据典籍记载,这里是众生积善修福的圣地。能够在这里捐舍一钱,功德超过在其他地方捐舍千金。如果能放弃生命,在祠中自绝,还能享受天堂的幸福与快乐,永无止境。”

玄奘听了皱起眉头。

进入天祠大门,见堂前有一棵大树,枝叶繁茂,阴影蔽日。走近一看,周围有不少的遗骸,令人头皮发麻。

讯问因由,看守的人说,这树上有有食人鬼依树而居。

能清走在后面,看到人们进进出出。诡异的是,有人进了天祠,就出现了轻视生命,在寺内寻找一个地方自尽的想法。

能清唤住能净,把一个刚进入天祠的人截住,问他,你有没有在这里自尽的想法。那人左右看了一下,害怕地说:自己其实并不想死,只是这是从古自今的行为,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二人快步跟上师父,向师父讲述刚刚了解到的事。玄奘说:“这些人既害怕邪说,又受神灵引诱,对这种荒唐行为习以为常,不可改变。”

正说之间,又进来一位婆罗门,是个贵族子弟,后面跟随着一群亲友。

只见他,风度翩翩,器宇不凡。看上去豁达有智谋,机敏而多才。

他走到大树下,对众人说:“乡曲陋习,是难以引导的。我首先要像他们那样行事,然后才能教化他们。”

这人攀上大树,居高临下,突然心中涌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便俯身对友人说:“我就要死了。以前以为诡诞虚妄的事,现在被验证十分真实。天仙已在空中鸣鼓奏乐,列队迎接我。这个胜地,就是我捐弃平庸身躯之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