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小说

第七小说>大明:手握强国系统,老朱打爆全球了? > 第105章 保守派反扑(第1页)

第105章 保守派反扑(第1页)

朱允熥不慌不忙地站了出来:“诸位大人误会了。新式学堂并非要取代传统教育,而是作为补充。我大明要想强盛,除了需要精通经史的文官,还需要掌握实用技术的人才。比如,修桥筑路需要工程人才,算账理财需要算学人才,治病救人需要医术人才。这些都是实实在在造福百姓的事啊!”

杨士奇不依不饶:“那为何不走科举之路?为何要另起炉灶?”

朱允熥反问道:“杨大人,请问您认为,一个精通医术的大夫,有必要背诵《论语》、《孟子》吗?一个会修桥筑路的工匠,有必要会写八股文吗?”

杨士奇语塞,半晌才道:“这……这倒也未必……”

朱允熥乘胜追击:“我大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种人才都需要。科举选拔文官,新式学堂培养技术人才,两者相辅相成,有何不可?”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武安王说得有理。朕决定了,新式学堂继续筹建!半年后,朕要亲自检验成果!”

保守派大臣们虽然心有不甘,但见皇上已经拍板,也只能暂时偃旗息鼓。

朱允熥松了口气,危机暂时解除。但他知道,保守派不会轻易放弃,必定会想方设法来阻挠新式学堂的建设。

果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新式学堂的建设过程中,接连发生了一些怪事。

先是工地上莫名其妙发生火灾,差点烧毁半成品的校舍;接着是一批重要教材在运输途中“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更有甚者,几位已经答应来任教的学者突然“生病”,无法前来。

朱允熥自然明白,这些都是保守派在捣鬼。他加强了工地的防卫,重印了教材,又亲自去拜访那些“生病”的学者,才算把事情一一解决。

“这帮老顽固,真是阴魂不散啊!”朱允熥无奈地对常升说。

常升愤愤不平:“要不要我派人教训他们一顿?”

朱允熥摇摇头:“算了,以德服人才是长久之计。咱们做好自己的事,让成果来说话!”

经过半年的艰苦努力,新式学堂终于建成了。朱允熥将其命名为“明德学院”,取“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之意。

学院分为四个学部:格物学部、工程学部、医术学部和算学学部。每个学部下设多个专业,招收不同兴趣和特长的学生。

开学前夕,朱允熥亲自主持招生考试。不同于传统科举的死记硬背,新式学堂的入学考试更注重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

考场上,一道算学题难倒了不少人:

“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这是一道典型的“中国剩余定理”问题,在传统算学中很少出现。不过,还是有几个聪明人做出来了。

朱允熥亲自批改试卷,挑选了一百名最优秀的考生作为首批学生。这些学生来自各行各业,有官宦子弟,也有平民百姓,甚至还有几个手艺人。

开学第一天,朱元璋亲自来到学院视察。他对崭新的校舍、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系统的课程安排赞不绝口。

“允熥,你这新式学堂办得不错!朕很满意!”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