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此言大善!”
尉缭第一个按捺不住,花白的胡子兴奋得微微颤抖。
他上前一步,粗壮的手指几乎要戳到地图上,“老夫等这一天,等得头发都快掉光了。北击匈奴,就该趁热打铁。把格物院那些新家伙什全都拉上去,给那帮草原狼崽子开开眼,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老太尉唾沫横飞,仿佛下一刻就要披甲上马,直捣匈奴王庭。
蒙毅神色沉稳站在一旁,目光中透着赞同,却也带着一丝深思。
他完全支持将闾的雄心,但也深知战争的残酷与复杂。
另一位须发皆白,脸庞饱经风霜的老将军林风,曾在陇西戍边多年,对西边的情形了如指掌。
林老将军此刻却微微皱起了眉头:“太尉稍安勿躁。殿下宏图远大,臣等自当效死。然北地苦寒,匈奴来去如风,大军远征动辄数十万之众,粮草辎重耗费甚巨,绝非儿戏。况且关中方定,新政初行,若主力尽出则国内空虚,万一再生变故,恐难以应对啊。”
这位林老将军的话,也代表了部分稳健派将领的心声。
开疆拓土固然功在千秋,但风险同样巨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动摇国本。
“林将军所虑,亦是老成之言。”蒙毅适时开口,他的目光看向将闾,“殿下深谋远虑,开疆拓土乃必然之举,但也需步步为营,谋定后动。”
将闾负手而立,静静听着众人的议论,脸上并未有太多表情变化。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缓缓扫过那辽阔的疆域,以及那些用不同颜色标注出的区域。
“林将军所言,本殿明白。诸位将军的顾虑,亦是本殿反复思量之事。”将闾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然,大秦欲求万世,岂能偏安一隅?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匈奴之患,西戎之扰,百越之乱,皆如附骨之疽,若不趁早剜除,迟早溃烂全身!”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坚定:“今日之投入,是为了明日之长治久安;今日之远征,是为了子孙后代不必再受边患袭扰之苦!至于粮草后勤,”
他指向地图上关中以及新修驰道的路线,“本殿已令章邯在治粟内史全力筹措,新粮入库,府库渐丰。新修之驰道、改良之车船,皆可为我所用,足以支撑一场规模适度的远征。国内防务,本殿亦有周密安排,诸位将军不必过虑。”
他的承诺掷地有声,打消了部分将领的疑虑。
既然后勤和内部稳定有了保障,那么剩下的就是选择方向和时机了。
“殿下,依老夫之见,还是先打匈奴!”尉缭依旧坚持己见,拳头在地图上匈奴盘踞的区域捶了一下,“趁他病,要他命。打断他们的脊梁骨,夺了河套,我大秦北境可保百年无忧!”
那位林将军则指向西方:“殿下,西方诸戎内部矛盾重重,若能寻机西进打通河西走廊,夺取良马产地,控制商路,其利益不可估量。且西方诸戎战力,较之匈奴或稍逊一筹。”
蒙毅则补充道:“南方百越之地物产丰富,铜铁、木材、稻米皆为我大秦所需。”
三个方向,各有优劣,也各有风险。
将闾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停留在东南沿海,一个被标记为“瓯越”的区域。
“匈奴强悍乃心腹大患,然其控弦之士数十万,非一战可毕其功。倾国之力北上风险太大,非此时首选。”将闾分析道,“西方之路,路途遥远,情报不明,且大月氏等部族实力亦不容小觑,需徐徐图之。”
“诸位请看这里,”他指着瓯越之地,“此地位于东南,北接会稽,南邻闽越。其部族众多,然互不统属,内部常有纷争。据细作回报,其最大之部落首领近来沉溺酒色,不理政事,内部离心离德。此地盛产铜铁、上等木材,且有天然良港,若能一举取之,则既可得其实利,充实国库、支援格物院,又能以此为基,震慑闽越,为日后彻底平定南方打下楔子。”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众将:“更重要的是,瓯越偏处东南一隅,与中原联系不密。我大军突至,可收奇袭之效。即便战事稍有不顺,亦不会对中原腹地造成直接威胁。我们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检验我新军的战力,磨合新式军械的运用,为将来更大规模的征伐积累经验。”
这番分析条理清晰,利弊得失一目了然。
选择瓯越作为第一个目标,既能获得实际利益,风险又相对可控,还能练兵,可谓一举多得。
尉缭摸着胡子,沉吟片刻,虽然没能立刻去揍匈奴让他有些遗憾,但也认可将闾的判断:“唔……先拿这帮躲在犄角旮旯的南蛮子练练手,也好。总比让那些新弩新甲放着生锈强!打完了他们,再去收拾匈奴!”
其他将领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选择一个相对软柿子来捏,打出威风,鼓舞士气,积累经验,确实是当前最稳妥的选择。
“好!”将闾见众人达成共识,眼中闪过锐芒,“既定目标,便需雷厉风行!”
他看向蒙毅:“蒙大哥,调兵之事,便由你秘密主持。从各军中抽调装备了新式破甲弩和札甲的精锐步卒五万,骑兵五千。以冬季换防、南下演练为名,分批次秘密向会稽郡方向集结。所有调动文书,皆由本殿亲自签发,绕开兵部常规流程。切记此事乃最高机密,参与将校必须严格筛选,隐秘第一!”
“末将遵命!”蒙毅抱拳领命,神色肃然。他知道这次行动的意义,绝不能有丝毫疏漏。
“粮草军械,”将闾继续道,“本殿会亲自督办,令章邯从治粟内史府库中拨付,经水路秘密运抵会稽。所需民夫亦从关中可靠地区征调,统一管理,严防泄密。”
他环视众人,语气斩钉截铁:“此次行动,代号‘定南’!所有参与谋划、调动、后勤之人员,皆需立下军令状,若有半点风声泄露,定斩不饶!”
书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将至的肃杀之气。
将闾走到窗边,望着窗外开始飘落的枯叶,目光深邃:“大秦的兵锋,沉寂了太久,是时候让天下重新记起,我大秦锐士的威名了!”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这一次我们要让那瓯越之地,插上我大秦的黑水龙旗。这仅仅是个开始。我大秦的征途,是目之所及皆为王土!”
这一次远征的成败,不仅关系到瓯越的命运,更将直接影响到监国公子将闾的声望和未来,以及大秦帝国这艘巨轮,能否真正驶向那万世基业的辉煌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