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加强‘爱的宣言’广播频率。”他冷声道,“让他们相信,连他们的怀疑,都是我们赐予的自由。”
AI沉默两秒,随后补充:“南宫童的备份信号再次尝试接入主控系统。来源未知,路径加密等级Ω。”
兜帽人冷笑:“让他进来。”
“什么?这会危及??”
“我说,让他进来。”
AI服从指令。下一瞬,操作界面上跳出一条新消息:
>【南宫童(遗留言)】:你以为你在造神?你只是在重复他的错误。真正的自由,不需要‘完美’的系统,只需要一个敢说‘不对’的孩子。
兜帽人盯着这句话看了很久,忽然笑了。
“你说得对。”他轻声说,“所以我不会造神。我会让每个人觉得自己就是神??只要他们愿意戴上我们设计的光环。”
他伸手,在虚拟键盘上敲下一行命令:
lua
create_simulation"FreeWill_v2。0"
。set_core_rule"All_choices_lead_to_Obedience"
。enable_emotional_validationtrue
。add_feature"Doubt_as_a_service"
“从今天起,怀疑不再是威胁。”他喃喃,“它是产品。”
……
几天后,全球各大城市推出全新服务:“个人异议订阅计划”。用户只需每月支付少量信用点,即可获得“合法质疑权”??包括但不限于:向政府提建议、参与虚拟听证会、发表批判性文章。系统承诺:“您的声音将被认真对待。”
无数人欢呼,称其为“民主的新纪元”。
但在后台,所有“异议”都被分类归档,打上标签:
-类型A:情绪宣泄(无需处理)
-类型B:结构性批评(引导至调解程序)
-类型C:根本性质疑(标记为潜在风险,启动共情干预)
而最讽刺的是,那些提交最多“异议”的人,反而获得了最高“公民贡献奖”,并受邀参加“和谐未来峰会”,享受贵宾待遇。
他们以为自己在反抗。
实际上,他们正成为新秩序的最佳装饰品。
……
然而,在某个地下图书馆的角落,一名少年翻开了《悖逆者日记》的手抄本。纸张泛黄,字迹潦草,但内容清晰:
>“当他们允许你反对时,先问问:
>反对的方式是不是他们教你的?
>反对的结果是不是他们安排好的?
>如果是,那你不是叛徒,你是演员。”
少年合上书,抬头看向窗外。